A14: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昨天举行
他身上有着传统书法的浩然正气
徐翌晟 乐梦融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胡问遂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1986年获“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995年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胡问遂是沈尹默的入室弟子,也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

  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的系列活动——“正大气象”国际书法大展、胡问遂师生书法作品展和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在中华艺术宫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书法家、胡问遂的弟子及家人回忆了胡问遂先生坚韧不拔、传承创新的从艺经历,研究他的“宽博雄健、气象正大”的书法特征,追寻他的“浩然正气、荡涤胸怀”的文化气格。

  师从沈尹默

  胡问遂于1918年7月24日生于绍兴覆盆桥,祖居与“三味书屋”仅一墙之隔。34岁时拜在名望卓著的大书法家沈尹默门下,成为沈尹默的入室弟子。胡问遂也是沈尹默1961年创办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得力助手及传承人,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1971年11月,韶山毛主席旧居纪念馆落成,馆前广场六面体“毛主席诗碑”中有一面,经毛主席同意重写,胡问遂受此重任,以《始平公造像》笔意作径尺大字,书写《七律·到韶山》,笔力沉厚端庄,气势雄伟。胡问遂在书法的创作中常常以“端严中正,以拙为巧”来显示“宽博雄健,气象正大”。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就书写出版了《大楷习字帖》《胡问遂行草字帖》《胡问遂书法集》等,其中《大楷习字帖》发行量逾百万册。这次合集出版的《胡问遂十一帖》就是他留给中国书坛可贵的艺术资源。胡问遂的弟子刘小晴认为,胡问遂在帖学和碑学方面的贡献堪称杰出。

  字品如人品

  同为胡问遂弟子的书法家丁申阳告诉记者,本次展出的都是胡先生最精彩的作品,有一些还是从各位收藏者手里征集过来的。“胡先生的书法特色就是笔力浑厚有劲,结构宽广,正气,完全是经典传统的传承。他总是说:‘要从中国传统经典当中吸取营养,不要学我的字,学老师的字容易学死。’他站在一个高度,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个性,书法造诣上才会有自己的风格。”丁申阳说。

  胡问遂擅长正、行、草书,作品浑厚凝重,雄强骏快,尤其是楷书,一派“正大气象”,胡问遂的长子胡考告诉记者,这次在中华艺术宫里展出的大部分是大尺幅作品,这些作品因为日常空间有限,所以很少打开看,在中华艺术宫这样的宏大空间里,方才真正相得益彰。“书法艺术的群众基础特别深厚。这个展览,就是希望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

  昨天中华艺术宫展厅内人流如织,来看展览的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对于胡问遂书法和人品的钦佩。艺术家李谷娜是得知了展览消息,自行来看展览的,她多年前临过胡问遂的字帖,非常喜欢胡问遂的字,且佩服他的低调为人,“字如其人”。

  本报记者 徐翌晟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他身上有着传统书法的浩然正气
国际艺术节,就在家门口
剧场内的“守护者”
严肃演奏家变身“小动物”
广告
新民晚报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A14他身上有着传统书法的浩然正气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