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荷兰舞蹈剧场《狩猎我心》在上海大剧院上演。开演前半小时,礼宾员张渝面带微笑地在门口迎接着每位到来的观众,并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场内应注意的事项。
张渝告诉记者,礼宾员在和观众交流沟通时,“不”字是大忌,面对剧场出现的种种不文明观演行为,除了技巧,更需要的是耐心。上海大剧院有规定,一旦演出开始后,在第一个节目没有结束前是禁止观众进场的。有的时候,一个节目的时间会长达40分钟或更长,那些迟到了在外等候的观众就会比较急躁。“有观众会说,我花钱买了票,进场看演出是我的权利,你无端把我们拦在外面,是什么意思?”面对观众关于“权利”的质疑声,张渝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解释,要保证演出高质量的进行必须这么做,希望得到理解。
随着“手机控”日益增多,原本漆黑的剧场内,近些年时不时会出现手机的亮光。为了消除“光污染”,还观众良好的观演环境,礼宾员会使用激光笔照射进行提醒。张渝告诉记者,使用激光笔时也颇有讲究,在操作激光笔时强调“点射”,不可以长时间照射,更加不可以对着观众的手机屏幕进行画圈式的操作。在礼宾人员使用激光笔之前也要进行长时间培训,“我们在培训时具体指出几排几座,礼宾人员必须一次点中,否则在实际操作中会影响到其他观众。”
“观众看演出,我们看观众。”艺术节期间,不少平日里难见的精彩演出在剧院上演,但因为工作在身只能偶尔瞟上几眼。张渝由衷地说,看到观众欣赏完一台演出后流露出满意的神色,那便是对她最好的犒赏。
本报见习记者 陈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