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人生告别
赵竹青 陈灿 王天乐
■ 南仁东站在FAST圈梁上的经典回眸
  ◆ 赵竹青 陈灿 王天乐

  历经了22年的风雨,巨型“天眼”终于向世界睁开,让中国的射电天文学一举领先世界水平10到20年数十年。然而,就在“中国天眼”运行将满一年、首批成果即将出炉的时候,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72岁的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却悄然离去。这位“中国天眼之父”曾在FAST竣工落成当天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最后的时光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不行了,我就躲得远远的,不让你们看见我。”这是南仁东刚刚得病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当时,他的学生、助理姜鹏只觉得这是句玩笑,不曾想,他真就这么悄悄地出国看病,自己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

  5月15日,就在南仁东出国的前几日,姜鹏在电话里汇报完工作,突然问他:“老爷子,听说你要去美国?”他低沉的声音说:“是的。”沉默半刻后,他问:“你有时间回来吗?”姜鹏当时没有多想,就一贯的直来直去:“这边儿事太多了,我可能回不去。”

  没想到,这寥寥数语,竟成了诀别,成为姜鹏心头难以平复的遗憾。

  在得知他已经离世的时候,姜鹏打开邮箱里南仁东的最后一封邮件,回复道:“老爷子,咱们还能聊聊吗?怎么感觉我的心情糟透了呢……”

  “我特别不希望别人记住我。”他曾和家人说过这样的话。如今,这个洒脱的老爷子独自驾鹤西去,并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再谈起南仁东,他的学生、FAST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海燕数度哽咽,泣不成声。她总以为自己还能再见到那个似乎无所不知、爱抽烟、嘴硬心软的老爷子,听到他在隔壁办公室喊自己的名字。而这些昔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场景,如今却成了一种奢望。

  “我们FAST人都非常非常敬重他。”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副总工潘高峰告诉记者,在南老师过世之后,很多合作单位、评审专家都自发打电话来问候,为他的离去感到悲痛。还有人自发地在南仁东生前工作的办公室门口献上鲜花,有人路过他的办公室时,会在门口鞠躬致敬。

  处处为他人着想

  “他可以很讲究,也可以很不讲究。”一位学生这么形容南仁东。

  FAST工程副经理、办公室主任张蜀新对记者说,南仁东是一个很有个性、爱美的老爷子。他说,老爷子的审美很好,“你看FAST多漂亮。”

  这样一个爱音乐、爱画画,常年留着小胡子、爱穿西装的“讲究人”,却是个相当随性的老头儿。他爱抽烟、爱喝可乐,还经常往西装口袋里装饼干,而又忘记拿出来,过段时间一看,全都成饼干末儿了。

  他精干、率性、气场强大,姜鹏这样描述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情形:“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但一看他就是头儿,甚至有点像土匪头儿”。

  他给学生发邮件都自称“老南”,也让大家直接这么叫他。而大伙儿私下里更爱喊他“老爷子”。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身任FAST工程“总司令”的他竟成了现场与工人最好的朋友。同事们回忆,南仁东常常跑到工棚里和他们聊家长里短,他记得许多工人的名字,知道他们干哪个工种,知道他们的收入,知道他们家里的琐事。他经常给工人带些零食,还和老伴亲自跑到市场给他们买过衣服。而工人们也完全不把他当“大科学家”,甚至直接用自己吃过饭的碗盛水给他喝,老南则把他们当家人一般不避嫌。

  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善良,一心为别人着想的人。南仁东过70岁生日,学生们要给他庆祝,他只同意简单一起到园区餐厅吃了个午饭。他生病期间,学生们去看他,他说人来可以,什么东西都不许带。癌症治疗期间,他仍然坚持到办公室工作。他从不愿意麻烦别人,却经常带学生改善生活、操心他们的工作和发展。在贵州山区,他见到当地人生活的艰苦、上学的不易,就自掏腰包给予他们资助。时至今日,仍有受助的学生给他写信。

  最令姜鹏羡慕甚至有点“嫉妒”是,“老南”有着近乎传奇的人生经历:年轻时,他曾利用大串联的机会跑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上山下乡的十年里苦中作乐,到北京天文台工作后,又跑去荷兰求学,之后在日本工作当了客座教授,最后又为FAST回到了祖国。

  对于这其中精彩的细节,姜鹏听得“如痴如醉”。一开始以为他在吹牛,慢慢发现不是这样——“我能求证的事情,他说的都是真的。”在姜鹏眼里,南仁东的人生充满着执著调皮、义气和随性、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捣蛋,“太有意思了,我太喜欢了。”

  FAST是他的生命

  同事们都说,FAST是他用生命换来的。长时间的巨大压力,压垮了身体的免疫系统,令南仁东原本健壮的身体不堪重负。

  FAST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窗口”,让中国有了一个领先世界的机会。在这个机会面前,南仁东当仁不让,挑起了重担。

  “这是一件没有退路的事,FAST立项后,南仁东多次和我提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说不敢有半点疏忽,项目做不好没办法交代。”共事多年的老同学,FAST工程顾问、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道。

  20多年来,南仁东始终以超强的责任感来应对超负荷的工作量,癌症发病后仍然坚持工作。这在斯可克看来,是一种不惜以命相搏的悲壮。

  在FAST,南仁东是最勤奋的人,基本没什么节假日,每天都要处理上百封工作邮件。他常给同事们算一笔账:“如果因为工作没做好,FAST停一天,就等于国家白扔了12万。”这让一贯洒脱的南仁东也有了寝食难安、手足无措的时候。

  南仁东总是说,人是要做一点事情的。姜鹏说,他不在乎名利,不然也不会放弃日本的高薪,对于院士的名头也相当淡然。“自从认识他以来,没见过他为任何事情低过头。但他自己却说,他低过头,就是为了FAST立项”。

  2014年,馈源支撑塔开始安装,南仁东立志要第一个爬上所有塔的塔顶。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不久后他真的一座一座都亲自爬上去了。回想起南老师在塔顶推动大滑轮的情景,FAST工程馈源支撑系统副总工李辉不禁感慨:FAST就像是他亲手拉扯大的孩子一样,他在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拥抱望远镜。

  在FAST竣工落成的当天,南仁东站在FAST圈梁上,望着“初长成”的大望远镜,憨厚地笑着,欣慰地说:这是一个美丽的风景,科学风景。

  摘自《人民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财经新闻·广告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阅读/连载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人生告别
敦刻尔克
黄蜀芹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19“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人生告别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