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场报告会持续近3个小时,位于上海展览中心的主会场和分会场座无虚席,近2000名来自上海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驻沪部队、高等院校、街镇基层的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倾听,仔细记录;不少与会人员还带着十九大报告单行本和辅导材料,结合宣讲内容认真注解,对读研习。
报告会上,苗圩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引用大量鲜活数据和事例,其平实而生动的叙述让听众有了深刻领会。
十九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播音员印海蓉表示,苗圩部长的解读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便于理解。尤其是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阐释,用8个“明确”提纲挈领点明了这一伟大思想的核心要义,又用14个“坚持”从行动纲领层面高度概括,并且要将这一思想放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坐标系中去理解它的伟大意义。下一步在宣讲传达中,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核心,把握灵魂,把十九大报告精神学习好、宣传好。
十九大代表、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何小玲表示,对报告会印象最深的就是提到5年来的变化,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此次报告会对于今后自己在基层的宣讲也很有帮助,可以更好地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和企业情况,让人们了解到今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十九大代表、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分局企业注册科科长徐敏表示,此次报告会让自己更加深入地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并且运用自己的理解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
学以致用,狠抓落实,努力把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转化为上海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和具体行动,无疑成为不少与会者的共识。
十九大代表、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表示,十九大报告14条发展方略中特别提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区改造是杨浦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今年上海新建20个幼儿托管点的实事项目已在稳步推进,在服务民生方面将有更大作为。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表示,中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法在4日获得表决通过,这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对图书馆界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把十九大精神和图书馆法结合起来,指导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在是最好的历史机遇。
本报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