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浦区第三产业占比超过95%,其中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业均是支柱产业。全区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势得天独厚。城市“微旅行”项目由黄浦首创,适应游客“观光游”向“体验游”旅游需求变化。5年来,黄浦“最上海”城市微旅行已经形成徒步黄浦、骑游黄浦、搭地铁游黄浦、观光巴士游黄浦、主题游黄浦的微旅行体系,超过20多条微旅行线路,累计2万人次参与70多次微旅行活动,积累了较好的市场认知度。
看重“体验”的微旅行,也打破了城区和景区的界限。2016年,黄浦区成为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唯一入选名单的中心城区。创新全域旅游,要突破行业壁垒,跨界融合、资源互补。黄浦区积极实施“旅游+”战略,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创意、商务商贸、体育运动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今后,大力发展“微旅行”,黄浦区将以公共服务为抓手,提升全域旅游整体品质,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的“洁”:2020年前,区内所有公厕达标,其中1/3达到AAA级,1/3达到AA级,1/3达到A级,重点建设武胜路10号融合旅游公共服务的公共厕所;
◆ 完善交通便捷服务的“迅”:逐步完善黄浦地铁、旅游巴士、旅游集散场站的旅游交通集散服务体系,形成与上海主要交通枢纽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双向导流,助力建设黄浦区内、内环城区、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旅游交通网;
◆ 加强咨询服务体系的“全”:增加辖区内旅游咨询中心数量,创新发展商旅文信息服务站,形成线上线下咨询无盲区;
◆ 优化旅游标识系统的“齐”:完善全区各主要景区旅游标识,新增旅游导图导览设施,形成空间全覆盖、受众全民化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正是化解新时期主要矛盾的一项重要战略,需要继续花大力气完善业态提升品质。”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说。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