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队名有没有必要?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这是一个联赛和参赛俱乐部真正走向职业化的重要标志;实现中性队名难不难?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各家企业为一支球队所投入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他们追求的也一定是最大化的效益和回报。于是,职业化和商业化,这两个竞技体育赛场上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了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矛盾,而现在的足协与当年的丰田章一郎一样,果断选择舍弃了部分经济收益。
从1994甲A元年算起,中国足球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已经摸爬滚打了23个年头,其间走过的弯路不胜枚举。这一次,中国足协终于拿出了应有的魄力和长远的战略考量,不仅提出了“中性队名”,还加上一句“三年左右”的紧箍咒。
现阶段中国足球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足协的决断能力,在未来势必还会对国内联赛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希望在有了这一次的“英明神武”之后,我们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来为中国足协的决定鼓掌叫好。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