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会的画外音
汪卫平
  汪卫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加了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微信公众号,从此就养成了每天都要随手打开去看看的习惯。里面图文并茂,涉猎面广。记得那是世界读书日前夕,由新民晚报社和世纪出版集团主办的第二场“市民读书会”将在徐汇艺术馆举行,主题是“与三毛一起悦读人生”,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的市民读书会。

  那场活动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天公不作美,下着不小的雨,伞遮不住雨水,雨挡不住参加者的脚步。大家都提前到达徐汇艺术馆,这座位于淮海中路复兴西路交叉口的老洋房,前身为黄炎培、袁观澜创立的“甲子人文社”,几经更名为鸿英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2005年12月17日正式以徐汇艺术馆对外开放。

  那天的读书会,特别邀请张乐平之子张慰军先生和三毛扮演者王龙基先生,现场气氛随意活跃。他们讲述着张乐平先生创作三毛的故事,原来三毛是有生活原型的。我当时听得神情相当专注,这引起了在场新闻记者的注意,他们采访了我,当天晚上新闻综合频道播出了这个采访。嘿!“一夜爆红!”(仅限熟人之间)打电话的、截屏的、发微信的,应接不暇。过了两个月,到原单位参加退休人员活动,领导还对我说:哎!好像哪天在新闻中看到过你?我说:是的。我作了一番解释,领导笑说:“原来如此,原先我还以为你是托呢!”

  打那以后,我一直关注市民读书会的活动消息。我一般不挑选题材,跟随着市民读书会的脚步,在申城“走南闯北”。读书会基本安排在各个图书馆,以书为背景来烘托出读书会的氛围。引领喜爱读书的人穿梭徜徉在各个图书馆之间,把散落在城市中的图书馆串了起来,植入我们的记忆之中。我虽然出生在上海,已近一个花甲,但有好多地方都没去过。正好借此机会来体验一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些图书馆的建筑各具特色,我不仅看它的外表,更想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以及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轶事,变故、变迁。

  我印象中最别致的那次读书会是在上海最美的书店——松江泰晤士小镇的钟书阁,那是赖声川导演的契科夫四幕喜剧《海鸥》的剧本朗诵会。那天,钟书阁好不热闹,偌大的大厅人头攒动,济济一堂。组织方邀请到两位表演艺术家剧雪和孙强来朗诵《海鸥》剧本片段……最美的书店环境,和着最美的声音,聆听最美的诗篇,整个读书会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书,原本是平面的,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富有质感,使得聆听者沉浸在艺术的海洋,任凭海鸥环绕飞翔!本以为朗诵会是很小众的,却不料是那么地深入大众,引来众多阅读者的参与。

  亲历几次读书会现场,真正体会到主办方的用心策划。从内容选材到主题确立,从场地选择到环境的匹配,非常贴切,又非常接地气,让书籍和艺术有机结合,突出市民文化,选择老百姓感兴趣的话题,面向受众,面向社会,使阅读变得鲜活而动感起来,趣味盎然,不再枯燥乏味。把城市中的图书馆剪辑成一个个移动的图书馆,不再是清冷的地方,而是一个有专题讲座,有互动的地方,动静结合。有机会,我会一直跟着市民读书会的脚步,走上海,听讲座。

  市民读书会的带入感,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让阅读更广泛,使得市民文化更精彩!

  十日谈

  走进市民读书会

  责编:王瑜明

  明日请看《以爱读书,以文会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4版:商界/新民环球
好重遇得
“年选”
微信圈里尽撒欢
书法
冬夜思
七律二首
读书会的画外音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读书会的画外音 2018-02-08 2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