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环球/博览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兰备忘录
  194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少校谢尔伍德·莫兰发表了关于审讯敌方战俘的备忘录,并分发给整个太平洋战区部队。

  莫兰成长于日本东京一个传教士家庭,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时,56岁的他正住在美国波士顿,发现自己的日语和文化优势可能有所帮助,于是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很快成为一个异常有效的审问者。

  莫兰在备忘录中说,如果嫌疑人认为面对的是征服者,便将处于心理上的防守状态。事实上,即使最无情的嫌疑人也有一个想说的故事,审讯员的工作就是营造一种让嫌疑人愿意并能够讲述的氛围,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把嫌疑人当作同胞而不是敌人。

  莫兰认为,让嫌疑人感到害怕或无能为力并不能促使他们开口,剥夺尊严只会强化他们不说的决心。审讯的关键在于进入嫌疑人的思想和心灵,实现“精神上的共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4版:商界/新民环球
审犯人,用酷刑不如谈谈心?
莫兰备忘录
九步讯问法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博览A23莫兰备忘录 2018-02-08 2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