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变万化 琳琅满目
——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
童衍方
■ 刘洛真为亡兄造像
  ◆ 童衍方

  北魏造像题记书法,千变万化,琳琅满目,其体势以至笔法任书家自由驰骋发挥,正如张宗祥先生所言:“后人览之,如入宝山,珊瑚琅玕烂然,满目迷而不知所择。”而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即为风格多样,光怪陆离的造像文字小品册。此册为沈均初旧藏,赵之谦审定,后经刘鹗、张克和、陆鲤庭、唐云先生递藏,今存宝甓斋。

  延昌元年造像题记拓本,纵14厘米,宽19.5厘米,文曰:“延昌元年岁此壬辰十一月丁亥朔,□子刘洛真为亡兄惠宝敬造释迦像一区。敬造□。”其右下沈均初题曰:“此造释迦像记,与前叶造弥勒像记用笔极似《张猛龙碑》,年代在张碑之前,乃张碑著名而此则无人知之,何哉!郑斋。”

  此拓左侧有张石园题字曰:“沈氏碑版有一部分归抱残守缺斋,此本标题乃刘铁云手笔也。”由此可知拓片右侧“延昌北魏玄武帝第四元也”之题为刘鹗所书。此拓与前叶造弥勒像记,石俱在洛阳龙门山老君洞下方,而造弥勒像记字数较多,二题记字迹相近,疑出一人之手。

  《张猛龙碑》为北魏著名碑刻,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用笔纵逸雄宕,结体绵密雄强,而此延昌元年刘洛真造像题记,则早于张碑十年,天真罄露,小中见大,其刻往往单刀侧锋或中锋下刀,仅依笔画随意刻成,多姿且有意外之趣。其中“延、兄、惠”等字,皆为别字,古穆浑朴,能见天质。沈均初颇喜集造像文字,国家图书馆有沈氏旧藏《造像集拓》一册,收集造像二十五种,有沈树镛、赵之谦题跋、观款,而赵氏亦钤“撝叔壬戌以后所见”白文印。同治二年(1863),胡澍、沈树镛、魏锡曾、赵之谦同聚北京,皆嗜金石,奇赏疑析,晨夕无间,曾刻共同审定印,以志一时之乐,此旧拓《造像题记十四品》,即为此时段所集也。

  此造像册大都有沈均初题记,或考文字渊源、或记石出地点、或辨字法异同、或颂书象超妙,皆探幽索隐,倾心论古。沈树镛(1832—1873),上海川沙人,字均初,一字韵初,号郑斋,精鉴别、富收藏,官内阁中书,著有《汉石经室金石跋尾》、《书画心赏日录》等。其外孙乃近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吴湖帆。吴氏生母沈静研,幼承庭训,琴棋书画皆通,对吴湖帆影响甚大。

  此册之后有石园居士张克和跋文曰:“造像拓本以旧拓最为难得,此册十四品乃沈均初、赵悲盦搜集,以资欣赏者,其宝贵可知也。鲤庭仁弟见而爱之,不忍释手,可知其于金石之趣,有心得者矣,即以赠之,丙戌秋仲,石园居士识。”丙戌为1946年,恰为笔者生年,而此后另有王贵忱于1988年为唐云先生所作跋语,距今正30年矣!摩挲佳拓,深念师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千变万化 琳琅满目
五代双耳刻云纹绿釉瓶
画中有诗
朴拙雄奇有古风
把玩“钟馗得福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A23千变万化 琳琅满目 2018-04-07 2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