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玩“钟馗得福壶”
沈伟燕
  ◆ 沈伟燕

  不久前,海内外民俗学家齐聚陕西,不仅完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资料的提交工作,还一致认为: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终南山钟馗民俗文化”,具有世界级非遗项目的价值底蕴与潜力。

  沪上著名书画家韩伍闻讯欣然命笔,创作了一幅《钟馗得福图》。宜兴著名工艺美术师朱剑芹为此度身定制了一款德福壶,将韩伍创作的钟馗镌刻到壶腹上。韩伍的胞兄、画坛耆宿韩敏特地书写了一副对联:“东来紫气西来福,南进佛光北进财”,镌刻在图的两旁。名壶、名画、名家书法相得益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气息之美。

  近日在斯波特大酒店举办的“朱剑芹紫砂艺术展”中,这款“钟馗得福壶”(见图)甫一亮相,就受到几位刚从展址对面徐汇区政府洽谈完招商引资项目,返回酒店休憩的海外侨胞的青睐。

  侨胞梁先生说:钟馗是世界华人心目中的“镇宅赐福圣君”;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钟馗的形象。海外华人把钟馗视作正义力量的化身,嫉恶如仇,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寄寓了海内外华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这款“钟馗得福壶”以黄龙山原矿底槽清优质泥料精制而成,胎质细腻,自然晶莹;烧结后砂性质感丰富,骨多肉少,精光内蕴,具有透气而不渗水的特性;在材质上表现出朴拙与淳厚之美。

  作为紫砂艺术大师徐汉棠的及门弟子,朱剑芹从工艺、技法、泥料等多方面来诠释紫砂艺术的古朴隽永之美。她恪遵打身筒、镶身筒的手工制作古法,从传承数百年的经典款式中甄选抉择,择定造型稳重端庄,对称协调,能有效平衡视觉重心的德福壶,来承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蕴。壶身圆融饱满,整体结构缜密,通体由圆弧形线条构成,转折圆润,与壶盖、壶钮统一匀齐,比例恰当,浑然天成。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独具匠心,力求儒雅端秀。

  钟馗得福壶刻工精细,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地传递出原作的神韵,臻达书画与紫砂艺术多元融合的诗性文化境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千变万化 琳琅满目
五代双耳刻云纹绿釉瓶
画中有诗
朴拙雄奇有古风
把玩“钟馗得福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A23把玩“钟馗得福壶” 2018-04-07 2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