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画中有诗
张德宁
■ 《江干雪霁图》局部
  ◆ 张德宁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人常借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千古不朽的名句抒发游子思亲之情,但很少了解王维还是唐代一位著名的画家。宋代苏东坡在题跋王维《蓝田烟雨图》时赞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文人介入绘画,这在中国绘画史中开启了提高绘画作品的文化含量的新征程。

  遗憾的是,流传至今的标为王维作的画极少,如《雪溪图》、《伏生授经图》、《辋川图》、《江干雪霁图》等,据考证又都被判为后人临摹或根本就是伪作。不过,我们多少可以从中感受到一点唐代绘画的气息。

  《江干雪霁图卷》纵31.3厘米,横207.3厘米,水墨。现藏于日本。唐代流行李思训的大青绿金碧山水,但王维饱读诗书,虔信佛法,为了适宜在画中表达空寂的禅理和淡泊的诗情,他大力倡导“水墨为上”。而雪景正是最适合用留白以及墨色的浓、淡变化来渲染的题材。《江干雪霁图》描绘了雨雪初晴的江边情景:群山一片白茫茫。竹林掩映的茅屋,屋顶一片雪白。屋前平地也被雪掩盖,一老者拄杖回顾旁人。人迹稀少,万籁俱寂,唯有画卷左边,远处江边旷野,数行大雁默默地向天际飞去。勾线老练简率,错落有致,无皴笔,只在山石的层叠处和根部略加擦、点、染,犹存唐代山水画的笔意,风采不在《雪溪图》之下。大块面的留白,益增画面的苍茫,透出空、寂、清、淡的禅理,令人不禁联想到王维的诗句:“隔牗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它留下无尽的诗意和遐想。

  “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王维之后,“援诗入画”、“水墨为上”的理念,在画坛日益深入人心。当初画家还没有在画上题字的习惯,甚至连作者的姓名都不署。宋以后,先是在画上不起眼处署名,渐渐地题一些随想。元初赵孟頫倡导“以书入画”,“书画本来同”。文人心气高,犹嫌画面达意之不足,往往再在画上题文、题诗,于是书与画在画面上平分秋色,画面的诗意更为浓郁。而五代、两宋的著名画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李唐、马远、夏圭等流传下来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水墨画。明代董其昌推崇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大贡献,尊称“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千变万化 琳琅满目
五代双耳刻云纹绿釉瓶
画中有诗
朴拙雄奇有古风
把玩“钟馗得福壶”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A23画中有诗 2018-04-07 2 2018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