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6月1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喜剧形式塑造新人
李建强
  李建强

  荣获第二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李双双》(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是一部脍炙人口、赢得千百万观众由衷喜爱的优秀影片。该片运用轻喜剧的形式,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幽默机智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李双双这个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为新时代和新人物谱写了一曲赞歌。就是在今天,也不乏参照和借鉴意义。

  善于从日常生活素材中发掘喜剧元素,提炼喜剧冲突,是《李双双》的一大特色。影片一开场就饶有趣味:喜旺从田里劳动回来,当着众人的面,顺手将肩上搭着的脏褂子霸气地丢给双双,众人都夸他有福气,喜旺则得意地宣称:“我们俩从来就是这样,我说一不二。”这组镜头,在农村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场景,编导几乎没有作任何嫁接,一幅原生态,但由于突出了喜旺的大男子主义神态,以及在众人面前的故作姿态、拿腔拿调,而让人觉得情趣盎然、非常可笑。与有些喜剧一心以逗人发笑为能事,搔首弄姿、刻意雕琢的桥段相比,其高明自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影片中,这样的喜剧处理比比皆是。如喜旺与双双打架一场:喜旺的吸烟、捣蒜、摔倒、溜号,一气呵成,都俨然是现实生活中喜旺们的心理和动作再现;而双双的一气、二哭、三打、四笑,也不温不火,自然真切,恰到好处,充满了喜剧的味道,添加了生活的情趣。“在观众看来,他们不是在银幕上表演,而是使人忘记银幕,展现在面前的是真实的生活场景,是轻轻地揭去普通农舍的墙壁的一面,窥视着小两口思想感情上的纠葛引起的冲突。”不消说,没有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喜剧的特殊敏感,是很难有这样匠心独运、鞭辟入里的艺术处理的。

  《李双双》之所以获得成功,还在于编导始终把全剧的中心倾注在“喜剧人物”的创造上。作为一对夫妻,双双是一个急公好义、泼辣大胆、敢于斗争的新女性,而喜旺却是一个守旧自私、怯懦畏惧、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这样的夫妻组合,这样的情景语境,怎能不迸发丰富的戏剧性?“约法三章”一场,是全剧的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抖露人物个性的关键节点:双双被选为妇女主任,全村男女老少心悦诚服,但喜旺心里却很不自在,生怕从此再也不能驯服自己的妻子。于是,决计来一个下马威,用“假出走”和“约法三章”来整治双双。我们看到,在喜旺立头两条“规矩”时,双双拽着喜旺的包袱,耐着性子地倾听,勉强表示同意(这时的喜旺不由暗暗得意),但当他提出第三条要求:“做事要顾点人情,少给干部提意见”时,双双刷地站起来,把包袱使劲甩给喜旺说:“你走吧!”弄得喜旺手足无措,尴尬不已。这里的一拽一甩、一静一动,都发自人物性格底里,且带有夫妻关系的独特色彩,诙谐有趣,顺理成章,将双双和喜旺各自的喜剧性格推向极致。特别是经过张瑞芳、仲星火两位著名演员准确到位、精彩纷呈的演绎,更产生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喜剧艺术和正剧、悲剧一样,都是以真实深刻地表达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但它毕竟具有独特的创作规律和自身的艺术特点。所以说到底,《李双双》的成功,既是生活给予的恩赐,又是喜剧创造的胜利!

  十日谈

  电影中的真善美

  善良是本能,也是一种选择。《芳华》里的男主“刘峰”,选择的就是这样的人生。

  责编:杨晓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伏尔加之波
   第A16版:伏尔加之波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广告
   第A28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广告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最文艺的事儿
鬼子姜
大集市(坦培拉)
宠物咖啡店
爸爸,考考你
喜剧形式塑造新人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喜剧形式塑造新人 2018-06-19 2 2018年06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