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弄堂有个吴阿姨
安 谅
  ◆ 安 谅

  兴和里住着二十多户人家,吴阿姨住在弄堂口,进进出出地都要经过她家。吴阿姨六十多岁了,身材瘦弱,但嗓门挺大的,声音响亮而尖细。原来她在一家纺织厂担任车间主任,历经了下岗、提前退休,现在完全是一个家庭妇女。

  除非黑夜和刮风下雨,吴阿姨家的门时常敞开着,抵着门的是一把高靠背的小竹椅。吴阿姨好像总是闲不住,忙这忙那的,偶尔也会在这个小竹椅上小憩。明人曾在这弄堂深处的朋友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吴阿姨的尖嗓门他是充分领教的。隔三差五,吴阿姨的嗓音就会传来,弄堂口吵吵闹闹的,吴阿姨的声音不用说是最高调的。

  朋友告诉明人,说这吴阿姨爱管闲事,弄堂里的人都称她为马大姐,有的人还称她为事儿妈。那天,明人和几个老男人在弄堂口站着闲聊,那些人点了烟,大口地吸,也大口地喷吐烟雾,有人走过或捂鼻,或者用手去驱散弥漫过来的烟雾。吴阿姨就不客气了,说你们这些男人少抽点烟,不是把你们自己毒死,就是把人家吸二手烟的害死。她直人直语,大马金刀的,让人听了心里很不爽,有人就和她理论起来。她也毫不怯弱,声音的频率高过了他们。还是明人最后劝了他们,人家也是好意,息事宁人吧。不过吴阿姨事儿妈的风格也感受到了。

  有一次弄堂口又吵开了,弄堂内外的人都凑了过去,原来是一个小伙把共享单车放在弄堂口,吴阿姨一定要让他推走,你在这个路口一放,谁还能方便地进出呢?小伙子脾气也大,很犟,他把车子一放就想走。吴阿姨拽着他的胳膊,不让他走,两人就这么争吵起来。小伙子骂她,你就是个饭泡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吴阿姨颈脖青筋都暴露了,赤红着脸,说,我就是爱管闲事的老太婆,我就是不让你停,不让你走。还是明人和大家一再劝慰,让那小伙子把车推走了,弄堂口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这天,明人想到附近的一家医院去一下,到了弄堂口准备叫出租车,吴阿姨正好从家里走出来,把门锁上,像是要出门。

  她看到了明人,就问:阿弟到哪里啊?

  明人客气地和她说:要到曙光医院去,正在打车呢。

  吴阿姨说:到曙光医院叫出租车干嘛?你直接上公交车,坐一站路就到了,又快又省钱。说着,她还催着明人说:走啊,我也是到那里去的。

  明人平常还真不大坐公交,一听吴阿姨这么说,一时也没叫到车,就跟着吴阿姨走了几步,果然,公交车就在前面。只稍等了一会,车就来了。公交车很宽敞,人少,上了车就有座位,一站路很快就到了,下了车,就是曙光医院的门口,还真是方便。吴阿姨也是从这站下的,看着明人进医院门口,还和他招招手说:我说的没错吧,多方便!

  明人说:是啊,真方便,谢谢你!

  吴阿姨跟着高声喊了一句:省点钱,给你家人多买点好吃的。

  明人一想,这吴阿姨闲事管得还挺宽,不过还是挺有人情味的嘛。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是弄堂里的一位小女孩说的。事因隔壁弄堂发生了一件抢劫连同被强奸的案件,弄堂口也贴了一张被通缉的嫌疑人的照片。一看这照片,小女孩大吃一惊说:就是这个家伙,上次半夜还跟着我,到了弄堂里,幸亏吴阿姨正站在家门口,看看她再看看那个人,觉察不对,高声盘问他。没想到这一声盘问,竟然把那个男人唬住了,他吓得调头就走了。要不然这个案子要发生在她的身上了。

  如今,兴和里的人,走过吴阿姨的门,总习惯往里看看,看到吴阿姨,就好像是保安在那里值守,心里总会感到一种踏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文体汇
   第A07版:文体汇/聚焦
   第A08版:伏尔加之波
   第A09版:伏尔加之波
   第A10版:伏尔加之波
   第A11版:伏尔加之波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0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2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弄堂有个吴阿姨
吃 蛋
摇号
买狗
都市幽默
新民晚报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A22弄堂有个吴阿姨 2018-07-01 2 2018年07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