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新区
居委城管齐出动助老夫妻转移
孙云
  【数字】 浦东新区沿海各镇转移安置1万余人。其中,南汇新城镇共有建筑工地182家、施工人员17685人。全镇安排上海电机学院等9个临时安置点,需安置的6610人已全部进入安置点。泥城镇转移2230人。截至昨晚,惠南镇在建工地已撒离工人2500人,危房简屋撤离人员92人。康桥镇共撤离1080人至两个安置点。书院镇在22个镇级和村级安置点转移安置425人。

  【现场】 在浦东新区航头镇牌楼村,一座百年历史的泥瓦房里住着一位年逾八旬的聋哑老人。村党总支书记吴正燕告诉记者,昨天下午,接到台风橙色预警通知后,村干部马上想到了这位独居老人:“风大了,老房子扛得住吗?”他们打电话给一直照顾这位老人的老人侄子,说明台风情况,让他们劝老人搬到自己家中。后来,村干部不放心,来到老人家中,果然,因为昨天下午风平浪静,老人在自家住习惯了,不想搬。村干部又通过他侄子对老人做了一番动员,总算把老人劝到了就住在旁边的侄子家。今天上午,村干部再次回访,确认老人没有回到老宅,这才放下心来。

  惠南镇南门居委是老城区,一些私房都有七八十年以上的历史,地势较低洼,瓦房也不牢固,下暴雨时容易积水。居委书记王佳华说,昨天下午开始,惠南镇干部、居委干部、城管队员等一起出动,动员和帮助私房居民转移到附近宾馆和熟悉的邻居家。在这些私房中,有一户人家一时间难以撤离。这家住着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的女儿瘫痪在床,女婿是助残员,还在居委会里加班防汛防台。因为有实际困难,他们也不想撤离,居委干部在老人外孙女的协助下,做了不少思想工作,他们终于答应撤离。镇里和居委、城管的七八名工作人员赶紧推来轮椅,一起帮他们收拾衣服、生活用品、药物,转移到附近宾馆里。

  大团镇果园村是大团蜜露水蜜桃发源地,村里没有外来人员,基本也没有人住在田间棚舍,只在东大公路旁边有少量棚舍放置农具、用于卖桃等。村支书邵华说,昨天村干部们已劝说桃农从棚舍里回到各自的农宅,今天早上在村里巡视了一圈棚舍确认无人,又挨家挨户点了一遍名:“一个都没少!”目前,桃子有一小部分已被大风吹落,村干部拍摄了一部分照片,准备用于后续保险理赔。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目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跨界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
   第A18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20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迎战台风“安比”,近20万人大撤离
多方行动确保市民台风天出行无虞
要闻
居委城管齐出动助老夫妻转移
确保老人撤离,一位都不能落下
上门8次,说服106岁老太撤离
养殖户不肯撤离,干部守到凌晨
新民晚报要闻A04居委城管齐出动助老夫妻转移 2018-07-22 2 2018年07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