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书店面积550平方米,在设计风格、空间陈设中融入了大量的《读者》元素。入口处,由铁艺抽象文字组成的景观墙,若一封书信,落款读者书店。书店门口处的书页隔断,散开的书页从屋顶飘落下来,带着一段段来自《读者》中的文字,一个个散落在文字里的场景和记忆,在这里找到落脚处。书店里还散落摆放着100位读者对《读者》杂志、读者品牌、读者书店的寄语。
《读者》始自西北,硬朗的西北风如何融入上海?“丝绸之路上的藏经洞”这个创意由此而起,在读者书店里修建了这样一条长12米的长廊。长廊内部的小洞窟,是依照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并结合了现代美术的风格设计而成,兼具佛窟的古朴气质和现代美学的简约风格。
从三联书店、光的空间到读者书店,书店的功能在不断扩展外延,书店的颜值在不断地提高,如何在众多已有的咖啡+书的模式中形成自己的书店风格,背后与众不同的丰富内容,才是书店的强大支撑。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文
杨建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