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久不见,“美新”回来了
毛丽君
  午后的阳光在蝉鸣声中热力四射。前天下午两点半,60岁的丁阿姨和82岁高龄的母亲一前一后走出美新点心店。这家让上海人心心念念的老店终于回来了!

  配合陕西北路中华老字号沿街综合改造工程项目的施工,美新点心店于今年4月停业重装,经过近四个月的等待,这家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店贴出的“重装开业,感恩回馈”广告刷屏朋友圈。

  青椒肉丝大排冷面,一人一客。简单的午餐,不高的消费,但为了吃这顿饭,家住虹口的丁阿姨带着母亲,顶着烈日,花了两个多小时在路上。“在这里吃了10多年了,我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吃一次。上次过来在装修,白跑了一趟,这次又来看看。”味道好,成了丁阿姨愿意这样来回“折腾”的不二原因。

  这家创始于1925年的老店,以售卖正宗宁波汤团起家。后来,在几代大师傅代代相传的手艺中,浓油赤酱略偏甜的本帮菜浇头、过水挤汁去苦去涩的双菜馅儿,让冷面、冷馄饨成了店家的另一块金字招牌,也成了上海人夏日专属的舌尖记忆。

  美新点心店经理王森林在这里已经工作了39年。在王森林看来,不变的口味和品质是美新受食客追捧的重要原因。“老店、老品种、老价格,味道好交关(很多)。”新装修好的店面楼上楼下两层,店内的位置和用餐高峰时段的客人相比并不算多,平时饭点二三十人排队再正常不过。

  “目前我们一天能卖300碗左右的馄饨,250-260碗左右的冷面,每天差不多接待七八百人,多的时候近1200人。”王森林说,停业的四个月,不知有多少食客惦记着这里,冲着大家的热情,在周边商铺几乎都没开门迎客的时候,美新率先挂出了“营业中”的牌子。而店家的绝对招牌——汤团,也将于8月底重回食客舌尖。

  本报记者 毛丽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40年 改革开放再出发·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康健园
   第A23版:康健园/健康养生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风生水起逐浪高
上海奋楫 高质量发展
一针一线绣出民生福祉
优化营商环境 跑出“上海速度”
缘定China Joy
宝山“社区通”拥有50万“通心粉”
好久不见,“美新”回来了
中国的“速度与激情”
这样的“好奇心”令人不齿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好久不见,“美新”回来了 2018-08-06 2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