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年,香港导演马楚成终于推出了他的“攻略三部曲”第三部:《欧洲攻略》。
影片一开始就挺炫。穿着缀满LED光片的特制滑雪装,梁朝伟和同伴在一片皑皑白雪中飞腾、穿跃,美景如画;背景之静与人物之动,形成巨大反差。这位摄影师出身的导演之功力,可见一斑。
除了一如既往地带观众饱览异国美景外,《欧洲攻略》与2000年的《东京攻略》、2005年的《韩城攻略》而言,却不可同日而语。之前的两部虽然卖座,但影迷却并不怎么买账,豆瓣评分不高。两个故事的脉络都相对简单:帅气的男主人公(均由梁朝伟出演)与真相不可告人的犯罪团伙之间各种恶战,并在追查大Boss的过程中不断“晋级”,结果自然是邪不压正。虽然打戏够帅、主角够靓,影片也煞有介事地卖了关子,但有经验的影迷们基本能一眼看到底。而《欧洲攻略》却把故事讲得相当出人意料。
一部好的悬疑电影,至少要有以下两种悬念之一: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前者通过塑造人物身份或任务的复杂性,或增强人物性格、心理、行为的张力来牵引剧情、制造紧张感;后者则靠剧情的环环相扣和结局的出人意料,必要时还要加上几个不经意的反转。
《欧洲攻略》几乎做到了两者兼具。首先是人物。“听风者”,虽说出场没几分钟,却是影片的第一个悬念,他主动要求被关进监狱,连监狱都是自己设计的,要在里面做一项惊天动地的大工程——“上帝之手”。随着“上帝之手”串起影片,问题便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它到底是什么?主人公要围绕它做什么?究竟能做成吗?……之后,是听风者的“儿子”、“女儿”,这两人的身份成谜、目标不明,而揭开这些未知的过程,又将影片一步步推向深入。就连梁朝伟、唐嫣这对CP的关系,也是扑朔迷离的:他们始终游走在亦敌亦友之间,相识的经过也“没那么简单”。这些连绵不断的问号,让影片悬念丛生。
再说故事。有句话说得好:剧作者不是观众的避风港,而是最不能被信任的人。剧作者应该熟练掌握“反逻辑”,所制造的反转越是出人意料,剧情便越引人入胜。在《欧洲攻略》里,有好几次反转,尤其是那次结局性的大反转,几乎完全超出预期,却也不失人物命运和故事脉络的合理性,可以称得上“转”得精彩了。
然而,马楚成导演毕竟还不算是悬疑大师。看得出,他和团队为制造悬念,拼上了全力,以至于“露了底”。比如:肯花两年功夫偷出“上帝之手”的女黑客,为什么就不能再努力一点、直接毁了它?在影片尾声那场“终极对决”里,CIA怎么来得那么恰到好处?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还有爆炸,时间和力道拿捏得刚刚好。悬念越机巧,巧合便越多;而巧合若想深了可能都是bug,真正的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巧合呢?商业片就像一杯五彩缤纷的饮料,不为解渴,捧在手里开心才最重要。影片中那些层出不穷的悬念,都在轻松的场景下发生,不仅如此,场景的转换,还顺带呈现美景:静谧而纯洁的阿拉斯加、古老而浪漫的罗马、优雅而闲适的米兰、现代而时尚的上海……更有,梁朝伟、唐嫣这对俊男靓女于嬉笑斗骂间频繁“撒糖”,梁朝伟、吴亦凡这对新老CP一热一冷、配合默契——这杯饮料是甜的,或许稍微甜了一点儿,大概加了七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