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外婆家在江苏如皋,那里出产的萝卜闻名遐迩。二十年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日,我陪一位吉林长春的老板到南通验货,他听说我是如皋人的外孙,竟二话不说,掉转车头往那开去,就为了去尝一回“如皋萝卜”。那天,见他如此钟爱,我买了满满一篮子让他带回老家给亲友品尝,谁知道,他回家不久,就寄来两支人参回谢,真是赚大了。
外婆在世时,会用萝卜烧出不同的菜肴,什么萝卜肉丸子、萝卜馅鱼脯(鱼圆)等,家里老老少少都爱吃。大字不识一个的外婆,自然不懂什么养生大道理,但“冬吃萝卜夏吃姜”是常挂在她嘴上的。更小的时候,我并不喜欢萝卜,吃生的嫌它辣,煮熟的有股味,偶尔多吃点还潮心。有一年,跟着母亲乘轮船到外婆家做冬至,看到外婆的那两片薄洼地里萝卜叶子长得郁郁葱葱,不少圆鼓鼓的萝卜争先恐后地挤出泥土露出半边白肩,我觉得好玩,用小树枝把它们戳出一个个洞眼,外婆见了心疼,乖乖(如皋话:宝贝)长乖乖短地哄我,说萝卜是个宝,冷天吃了身体好,不许我糟蹋。她扶着我的手把萝卜拔出来,又抓住萝卜缨子在河里来回晃了两下,就送到我嘴里,我勉强咬了一口,嗨,那感觉才真是绝,清冽甘甜、嫩脆淳香,就这么一口,从此萝卜成了我的最爱。
这以后,每年的寒假,我都喜欢到外婆家去过,至于我是去陪外婆的,还是冲着冬天养生吃萝卜去乡下的,我至今都说不清楚。不过,那辰光,一到寒假前夕,我是天天盼外婆托人带口信来的,她的口信也就几个字:“天冷了,回来吃点萝卜补一补,明年好打虎。”现在我到了儿孙绕膝的年纪,才恍然大悟,那时外婆之所以不托人把萝卜带到上海来让我吃,而要我回乡去“进补”,原因是她也要“进补”,我这个外孙就是她的“补心丸”啊。
一到乡下,除了拿生萝卜当水果吃,外婆变戏法般做的“香菜麻油拌萝卜”、“红烧萝卜”、“猪肉炖萝卜”我都百吃不厌,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连外婆都笑我“馋!”萝卜菜外婆怎么做的,我不知道,但母亲是得到她真传的,特别是那道红烧萝卜。一过冬至,母亲隔三差五一定会做给我们吃。每次端上桌,明明碗里一块肉都没有,也一定会像外婆那样说一句:“萝卜就是肉”,我们孩子就跟着学一句外婆的口头禅:“冬吃萝卜夏吃姜”,馋得我们边笑边吃,满满一大碗很快被消灭殆尽。
所幸,外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还是多少从母亲那里偷学到一些,特别是这“红烧萝卜”,我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最受家人欢迎的大菜。萝卜切成块后,我绝不在热水中焯,而是用文火煸炒至周身透明时淋入适量鲜酱油,烹至酥软后用大火收干。起锅前,或拌一撮香葱花,或撒一把青蒜末,或掺进事先煸熟的洋葱,淋上一小勺意大利橄榄油后上盆端到桌上,不消片刻,就盆底见天,个个吃得油光满面,意犹未尽。
实践让我体会到,冬天进补吃点萝卜,老少咸宜,比起用其他食材进补更安全、更方便,而且,只需花点小钱就又有菜吃,又可补身子,划算得很,用我外婆家的如皋话说:冬吃萝卜,真是“没的说啦!”
十日谈
冬藏养生须加餐
责编:龚建星
可怜天下父母心,说说最好的补品腊八粥,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