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爸养成记
罗 拉
  ◆ 罗 拉

  奶爸不是一天养成的。很多人听说了我的月子生活后,都会夸我们家有个好奶爸。不过在我看来,奶爸既要靠自身的“灵气”,也少不了后天的“锻炼”。

  所谓自身的“灵气”,我觉得就是责任感,其实就是愿不愿为家庭付出。付出的方式有很多种,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对“奶爸”这个身份而言,只有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的,才能称得上优秀。

  当然,奶爸的“灵气”也可以慢慢强化。从我的经历看,让爸爸意识到养娃是两个人的事,非常重要。那么,怎么让他强化这个意识呢?随着孕后期肚子一天天大起来、胎动越来越明显,“为人母”的感觉越来越直接;准爸爸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却终究不能直接感受“怀胎十月”带来的各种不便。于是,我从怀孕开始,就要求准爸爸陪我一起去产检。其实产检并不复杂,爸爸陪伴,可发挥的作用有限,不过是提提包、扶一把,但这个过程却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正在陪伴小生命一同成长。

  除了产检,提高爸爸在养娃这件事上的参与度,还有胎教。胎教到底有用没用并无定论,但仗着“胎教”的名号鼓励爸爸尽早适应新身份还是可行的。在我怀孕五六个月的时候,我就要求准爸爸每天对着肚子唱歌和讲故事。我告诉他,书上说每天唱同一首歌,娃生出来后听到同样的旋律就会有反应。在我的鼓励下,准爸爸勉勉强强唱了几个月的《娃哈哈》,还讲了很多儿童故事。

  小魔女出生后,奶爸继续给她唱《哇哈哈》,可她并没有表现出“似曾相识”的样子;如今会讲话了,我们问她听到过这首歌吗,她也回答“没听过”。奶爸有点失望,他开玩笑地责备我忽悠他,不过他也承认,“胎教”的过程是等待小魔女出生期间最美好的回忆。

  至于换尿布、泡奶瓶、花式哄娃等技能,大多来自后天锻炼。不过这些并不复杂,基本属于熟能生巧,只要有“愿意成为好奶爸”的决心,没有学不会的。至少在我们家,奶爸在他的产假中就学会了怎样换尿布、哄娃睡觉,现在又掌握了如何讲绘本、编故事、搭积木、画画……从我家奶爸的“晋级”水平看,养娃虽然不一定能无师自通,但绝对可以举一反三。

  奶爸也会犯错误,最大的问题就是粗心。小魔女从小就很喜欢细小、细长的东西,很早就能用手指将我掉落的头发捡起来递给我们。结果有一天,我家奶爸投其所好,拿了一根我丢弃的可伸缩吊牌绳给她玩,还向她演示怎么拉长、怎么缩短。被我发现后,迅速“没收”这种可能导致娃勒着自己的“玩具”,并且“严厉”批评了奶爸。

  这类事情还发生过几次。总结规律,可能是男性比较粗线条,只顾着眼前好玩有趣,容易忽视潜在风险。所以我“教育”奶爸说:“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家有奶爸并不意味着妈妈就能完全自由,之所以要培养奶爸,是为了共同承担起养育的责任。养娃是个漫长的过程,爸爸妈妈还是会有所分工,比如粗心爸爸容易犯错误的时候,妈妈就来提示风险;而妈妈忙碌的时候,爸爸陪娃就能给妈妈一定的空间。

  不管怎么说,家有奶爸是件甜蜜的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09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特稿
   第A22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广告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广告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培养孩子自律, 你有什么高招?
奶爸养成记
无忌的“谎言”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亲子A19奶爸养成记 2018-12-30 2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