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境旅游与医疗风险
殷 骏
  殷 骏

  春节前,笔者一位好友夫妻一同赴某国旅游。在抵达当晚,朋友就说背痛,至后半夜又改为胃痛,之后便陷入昏迷,被急送医院,医生确诊为心脏主动脉夹层大出血,经紧急手术治疗脱离生命危险,但因血栓转移至脑部等情况,朋友至今昏迷不醒。根据当地医院诊疗服务收费标准,仅这台手术的花费就接近人民币100万元,住院一周,各项费用累计已达人民币近150万元。面对丈夫生命垂危、巨额费用、身处异国以及语言障碍等多重困难,朋友妻子一度束手无措。后经笔者当地友人全力协助,朋友虽仍昏迷不醒,但病情趋于稳定。

  此时,更大的困难就显现出来了。虽然朋友夫妻在出国前已购买国际旅行意外险,但其保险项目中符合朋友这种情况的项目只有“境外医疗费用”,而朋友夫妻购买的这份保险产品中针对境外医疗费用的保额只有人民币20万元(最高一般也就50万元),而朋友夫妻随身携带的信用卡及支付宝等无现金支付手段的支付额度上限总额也只有数万元,这些额度相对于至少人民币150万元的总费用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的。由于朋友家境尚可,最终在支付了总费用的60%且签订余款偿还保证书后,院方才同意朋友转院回国。如朋友家里无此财力,就很有可能陷入“越付不起医药费越不让走,越不让走更付不起医药费”的恶性循环。

  此外,朋友所在单位工会表示,虽然单位已加入“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但该互助保障计划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国内,且补助金额有限,加之朋友是在因私出境旅游期间发病,因此最终没有提供任何补偿。

  另,笔者当地友人也就此事咨询过我国驻当地使领馆人员,对方回复可以协助病患及家人获取人道主义签证,但就医药费偿付问题不便介入。

  虽然我国公民对于出国旅行的保险意识较以往明显提高,但笔者朋友的上述遭遇仍然反映出一些问题。我国大部分国际旅行意外保险产品的保险项目多集中在交通事故、肢体伤害等上海市民俗称的“硬毛病”上面,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脏器疾病等“软毛病”的保险产品设计较为缺乏。考虑到中国公民心脑血管疾病平均发病时间不断提前,以及我国出境游公民平均年龄不断上涨,两个年龄存在高度重叠。不仅如此,我国公民造访的发达国家和部分亚非拉欧国家的医疗服务大多价格极高,动辄需要花费人民币数十上百万元。上述多重因素叠加就产生了很大风险。

  对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议保险公司适时调整国际旅行意外险的保险项目和保额,尤其是增加中国公民在境外旅行期间罹患心脑血管及其他脏器疾病住院治疗费用的保险项目,同时适当提高保额,至少应提高至人民币100万元左右。即使增设保险项目以及提高保额,国际旅行意外险价格也不会提高很多,仍在大部分出境游公民可接受范围内。二是将“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的保障内容做出一定扩充,如设立境外医疗费用保障专项保障项目,鼓励广大在岗职工加入。考虑到目前我国城市在岗职工出境游比例逐年提高,加入这一保障项目的职工基数料会按年增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广告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出境旅游与医疗风险
内心的光明
船的世界(油画棒)
鼋头渚边
相邻不尽是邻居
谈筋笔记
与梅葆玖先生相遇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出境旅游与医疗风险 2019-03-09 2 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