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写文章,称赞自己的父母怎么“无私”地关怀自己的孩子,然而,我也不时地听到不少人在抱怨自己的父母怎么“自私”。不管是“称赞”还是“抱怨”,我相信都是比较真实的。
老年人的“自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让人引起共鸣的是:只盯着自己眼皮底下的丁点儿事,不光对儿女的困难(比如上班、带孩子、做家务等)不闻不问,还经常向儿女提要求,有些甚至是不太合理的要求。
对老年人的这种“自私”该怎么看?我觉得,老年人到了晚年,为生活半径所限,他们的“世界”变得非常狭小,再加上受病痛和各种不便的影响,其注意力放在以自我为中心上,是可以想象的。怎么办呢?没办法!小辈只能尽可能地牺牲自己去尽孝尽顺——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影响力还是不可违逆的。
不过,还有一种所谓的老人“自私”,其实根本不是自私,而是老人以前给予小辈的帮助,现在因衰老而不可为了,故被认定为“自私”。
因此,对老人的“自私”,我们要搞搞清楚再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