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博物馆“涨”知识
范国忠
  退休后,怎样“乐活年华”?我选择了到博物馆去开眼界、“涨”知识的生活。

  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人文底蕴深厚的大都市,遍布申城各个角落的各类博物馆是博采广收、综合万物的场所,具有收藏、宣传教育、科学研究三大功能,并展示着上海各行各业发展的脉络和巨大成就。在博物馆里徜徉,可以更深层次地认识上海。

  在收集了上海各类博物馆开放时间、交通等的基础资料后,我计划每月参观四五个博物馆,争取两三年内把上海的各类博物馆都参观一遍。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付诸行动,踏进了退休后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坐落在上海邮政大楼里,以翔实的史料和实物,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追溯了邮政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以及上海邮政早期党组织领导的工人运动和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解放做出的贡献。邮政博物馆走一遭,邮政行业的知识“涨”了,乐也。

  参观博物馆,还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有些博物馆馆舍本身就是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老建筑。比如坐落在普育西路上的上海民政博物馆,馆舍为始建于1925年的原上海儿童福利院1号楼旧址,为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它身后有数幢长方形的两层楼房,是清水红砖的西式建筑。那天,我在上海民政博物馆参观完后,又在偌大的院子内走了一走,细细观赏老建筑独特之美。由此,又多了一重额外的收获。

  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也会遇到暖心一刻。

  去年12月中旬,我参观上海市外滩历史纪念馆,一位女工作人员获知我想参观外滩老建筑,便不声不响到另一处的柜中取了一本前不久刚印制的《走进外滩建筑护照》送给我,令我暖心。由此我可以按图索骥、方便明晰地“网约”参观9幢已开放的外滩老建筑,至今我已去过了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档案馆等外滩建筑。

  今年1月中旬,我七转八弯来到安福路上的上海老相机制造博物馆,当时唯一的一位管理员、一位中年男士,见我拿了一本敲了许多枚博物馆参观纪念章的簿册,便热情地拿出不同图案、文字的3枚纪念章,轻蘸印泥,细看落印方向,轻重合适地为我盖上纪念章。盖章时,他认认真真的神情,像是一位精益求精工作的工匠,使3枚纪念章盖得格外清晰干净。我感动得连连道谢,他微笑着连连摆手:“应该,应该。”令我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心情一直大好。

  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念想,就是把上海的各类博物馆都看遍。在职工作时,忙呀忙。如今,不再忙工作了,时间自己支配了,于是去参观博物馆从容了,夙愿得偿。

  在博物馆里,缓缓走,静静看,细细听,慢慢记,看见文物知识“涨”,行走不停健康“涨”,承接温暖开心“涨”,额外收获惊喜“涨”,得到印章愉悦“涨”。如此的乐活,不亦悦乎。范国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广告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新民财经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广告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金色池塘
   第A2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乐活年华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去博物馆“涨”知识
小狗么么
图片新闻
好吃的麻酥饼
自制盆景小记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乐活年华A23去博物馆“涨”知识 2019-03-09 2 2019年03月0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