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全球气象业务
“根据预测,今年气候年景总体偏差,自然灾害较重、极端事件较多。”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坦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加强会商,为国民经济建设和老百姓服务。
中国气象局还要大力发展全球气象业务,提高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港口、重要航线等提供气象服务,并利用大数据等一些新技术向公众提供全球任意地点、任意时间、智能化、针对性的智慧气象服务。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认为,要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环境,实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推动中外人文交流。
合理布局医疗资源
就看病难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指出,要进一步合理布局医疗资源、合理分流病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
其中,要提高各地疑难重症的诊治水平,缓解北上广的医疗压力;把县医院建设好,让农民不至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实现分级定价、分级收费。“
落实中国足球改革
“中国足球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我们也很着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直言,这和足球管理体制机制的顽疾有直接的关系。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落实到位,实实在在地抓青训,做好足协换届,使之真正成为中国足球发展的龙头。
就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苟仲文表示全项目参赛,是运动员拼搏的象征,并力争取得好成绩、拿奖牌,在优势项目力争拿金牌。“金牌总数力争要超历史最好成绩,让《义勇军进行曲》多次在祖国大地奏响。”
调动科研创新力量
“前一段社会上反映‘帽子’多、‘牌子‘多、‘检查’多等问题,去年开展了减轻科技人员负担七项行动。”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介绍,要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
就人工智能发展,王志刚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确实走在第一方阵,希望与世界各国一起趋利避害。“在隐私、伦理、法律法规方面的交流合作。”
“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张晓明表示,香港回归22年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香港同胞真诚希望“一国两制”能够行稳致远,都负有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法定义务。
澳门正努力培育会议展览、中医药、特色金融、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推进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中国和葡语系国家商贸服务平台建设。“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强劲东风,澳门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特派记者 范洁(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