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剧之王》打着周星驰的名号,电影里署上周星驰“原著、编剧”的职别,但实际上,该片原先剧本的编剧却是号称“中国第七代导演”的赵博君。这部挂着周星驰电影名号的电影,并没有多少周星驰的特质在内,所以观众在这里看不到周星驰过去的那种无厘头的幽默、那种笑中见泪的精神内涵、那种构思巧妙的喜剧风味,整个电影烙印着原编剧非常强烈的异想天开的自恋倾向,与周星驰电影里的男性视角格格不入,这是观众对此电影最为不满的原因。
《神探蒲松龄》显然是想复制去年春节档《捉妖记》系列的传奇,自从聊斋故事被启动,相继制造出票房与市场反响不错的《画皮》《画壁》等以及与聊斋并没有多么关系的《捉妖记》系列——去年春节《捉妖记2》竟然取得22.37亿的票房实绩,但《神探蒲松龄》显然扼止了这种幻想。
成龙、徐克这些香港知名IP的掌有者,他们在中国电影市场打拼,当他们在深度参与中国人所关注的题材的影片中,能够有较好的发挥,如徐克拍摄《智取威虎山》让人惊艳,成龙在《铁道飞虎》中也让喜剧与惊险同步出彩,但是他们并没有沿袭着这条道路,走上一条像《流浪地球》这类与中国人心弦密切相关的影片拍摄之路,总是身不由己地回到他们在港片时期信手拈来的古装片,最后总是在这里栽了跟头。
相形之下,香港导演林超贤就显得步履坚定,勇往直前,一直在中国现实题材影片里,把港片技艺融入到他参与拍摄的中国追梦的影像打造中,终于在《红海行动》里跃升为一位成功的香港导演。
《神探蒲松龄》里把蒲松龄的身份进行了没有底线的置换,让一介书生成了《捉妖记》中的术士,整个电影嬉皮士的无聊风格,本身就让人无法接受。这个电影在意图用成龙的搞笑传统夯定电影的基本吸引力的同时,还从《倩女幽魂》这些港片经典中吸取人妖之爱元素,构成了电影里的另一部情节主题。这样,电影意图通过还原港片鼎盛时期最具有市场保证的喜剧主题与妖恋主题的双管齐下,来巩固电影市场,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搭配,让电影不伦不类,两头都没能讨好。影片的导演是大陆导演,在镜头运用上还是比较流畅的,在展现人妖之爱的袭仿《倩女幽魂》的飘逸、凄艳、古雅场景上,还是体现了不错的功力,如果导演选择了一个能够契合观众趣味的题材,这位导演的作品还是能够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声誉的。
《廉政风云》没有与时俱进之感。故事俗套了。分析研究谁是真正的幕后大老虎的时候,与大陆观众的内心期许完全不在同一个界面上。《廉政风云》的编导曾经拍摄过《无间道》,当时这部电影被认为是经典,但依然无法改变这个电影里的乏味与场面的单调,而导演依然沉迷在香港的狭小的领域,炮制这种大同小异、难分彼此的说教类电影,缺乏新鲜的元素与更加开阔的格局。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