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看到,和睦家医院、上海艾儿贝佳妇产科医院等高端妇幼特色医疗机构前人头攒动。求职者小杨今年应届毕业,应聘药学相关岗位。她表示,只要职业前景发展好,非公医疗机构也是很好的选择。如今,行业人才流动渠道畅通,年轻人不再有“在一家医院干到退休”的想法。
艾儿贝佳人事总监张莉告诉记者,上海鼓励非公医疗机构往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去年秋季首次举办的社会办医专场招聘会,就为非公医疗机构注入强心剂。“往年,医疗行业‘公私’合并招聘,‘公’门庭若市,‘私’门可罗雀,这一现象已不复存在。应聘者从过去观望到现在主动投简历、排队咨询,其态度的转变正是得益于政策的突破、政府的扶持,还有医院本身的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
今年,位于大虹桥板块的冬雷脑科医院即将开业,医院本次发布约50个岗位,一上午就收到50多份简历,其中不乏该院急需的神经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等专业人才。医院所处的长三角门户优势,也吸引了大批长三角求职者的眼球。
上海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招聘会现场负责人赵雪萍说,2018年11月,本市召开首届社会办医专场招聘会,现场吸引求职者904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达60%,具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达46%。今年报名人数、现场人数、岗位数等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这次社会办医专场发布职位数791个,招聘人数3182人,线上线下已收到简历超2800份。
随着本市“健康服务业50条”新政的出台,社会办医机构承担起更多建设亚洲医学中心城市的重任。但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非公医疗机构往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市卫健委干部人事处副处长倪艳华介绍,政府部门打好“服务牌”,推进社会办医更规范、高效、优质发展。市卫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通过模式创新,从以往单纯服务于公立医疗机构转为“公私并重”,应用智能化招聘手段服务招聘单位和求职者,如现场监测即时控制人流和开展数据分析;延伸招聘效应,会后2周开放电子简历投递通道,提升人才交流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