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弦一曲爱上中国韵
这段表演很快在网上“走红”,不少看过视频的网友直呼“厉害”。不过,这位非洲姑娘可不是专业艺术生,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理工学子——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2015年,带着对中国的向往,诺贝拉从喀麦隆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上理工开启了一段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谈到与苏州评弹的初识,诺贝拉称之为“某种注定的缘分”。“一开始只是为了在国际学生音乐会上唱首歌,本想学个简单的调子,但越是练习就越能感受到苏州评弹的独特魅力,仿佛有种魔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诺贝拉兴奋地说。
就这样,没有任何苏州话基础和乐曲演奏基础的诺贝拉,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开始了她的苏州评弹学习之旅。在语言方面,她逐字逐句地跟着老师学习,对照口形反复发声,直到唱出了正确的发音。除此之外,她在三弦的演奏上也花了很多心血,
使得曲调和唱词更加契合,从而演奏得百转春莺,一曲醉心。
“掌握语言和乐器虽然难,但最难的还是‘韵味’。”谈起苏州评弹,诺贝拉兴致勃勃,“中国的传统文化极具魅力,而评话里的故事也令人沉迷,如果想要演奏好评弹,除了语言和乐器上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好好研究中国文化,领会其中的精髓。”
诺贝拉花了大量时间了解中国文化,学习苏州评弹,如今已小有成绩。她曾凭借这曲《神农颂》,在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千山万水来求学
诺贝拉的家乡喀麦隆信息技术还不发达,通信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在申请大学时,她原来打算去美国,但她的父母认为中国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他们认为中国近些年在技术上的发展非常引人注目。”诺贝拉说。最后,她选定通信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把优秀的理念和先进的技术带回家乡”也成为她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诺贝拉在学业上的表现非常优秀。通信工程专业设置中诸如复变函数、模拟电子技术这些令人“头疼”的课程,诺贝拉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取得良好成绩的秘诀是进行大量的模拟实验。“要学好我们这个专业,仅仅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平日的理论学习外,我还会去公共实验中心练习电路实验设计和分析。”
“她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钻研那些令我们头疼的电路题,更难得的是她学习时不急不躁的态度!”说起诺贝拉,她的同学亚罕赞不绝口。
“大部分的老师都非常友好,他们会很亲切地指导我在学习上的问题,学校的设施也不错,公寓也不错。我在这里读书的整体感受很好。”诺贝拉很享受在上理工的学习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勤奋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诺贝拉在两年的学习
中打下了扎实的学业基础,并成功申请到了学校的全额奖学金。
是学霸更是文化使者
喀麦隆盛行足球和本土音乐,民风淳朴、热情。诺贝拉也是个热情的姑娘,“家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空气很好,大家都很热情。”
这股热情也感染着周围的人。每学期学校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泼开朗、敢于表现的诺贝拉总会积极参与其中,许多舞台上都能看到她活跃、自信的身影。
丰富有趣的校园活动让诺贝拉在上理工的留学生活异常精彩。令她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最近这一学期举办的留学生国际文化节。文化节上,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都会充分展现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
“除了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我也很乐意展示喀麦隆的独特文化。”谈起自己的国家,诺贝拉显得落落大方,“喀麦隆由于地质和文化的多样性,一直有着‘小非洲’的美称。学校举办‘留学生国际文化节’,让我能有一个平台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介绍喀麦隆的文化背景和特色习俗,这让我非常兴奋。”
诺贝拉非常享受校园生活,而上海这座城市也令她喜爱。“这个城市有一种很快的节奏感,让人疯狂地沉迷其中。”
易蓉 张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