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绿汀托我查档案
王大象
  王大象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王元化身边工作,有时下午他工作劳累了,我就会陪他去散步,从衡山宾馆出来沿余庆路走到泰安路,再从宛平路走回来,路过贺绿汀家有时就会进去看望贺老、姜瑞芝夫妇。

  那段时间,我与上海档案局有工作联系,他们知道我有时会去贺老家里,就请我有机会时采访一次贺老,请他谈谈关于保护利用档案的话题。我就同贺老约好,对他做了一次专访。稿子整理好后,我就去贺老家,读给他听,根据他的意思修改,最后定稿。文章刊出后我去给贺老送杂志,贺老对采访很满意,说我整理得准确。在闲谈中,贺老向我讲起他的三哥贺果1931年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的一些事情。

  贺果(1896-1990),又名贺培真、贺文林,湖南邵阳人。早年在湖南一师读书,与毛泽东同班同学,后去法国勤工俭学。在一师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湘江之滨,聚集起一群“立志报国”的男女学子。毛泽东有诗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他们就是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陈昌、罗学瓒、杨开慧、向警予、贺果等。贺果1924年入党后,曾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曾在安源煤矿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贺绿汀受三哥贺果影响,投身大革命的洪流,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辗转来到上海,在大街上竟然巧遇原在北方组织农民武装斗争,这时也转移来上海的三哥。三哥见到他喜出望外,知道弟弟从小酷爱音乐,就拿出仅有的稿费,鼓励他去报考音专,使他从此走上了音乐家的道路。卢沟桥事变时,贺老已是上海知名的音乐家了,他不愿在象牙之塔苟安下去,决心投身抗战,离开上海到达山西临汾八路军办事处,在这里他被八路军将士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革命气概所感染,在煤油灯下连夜创作了《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嘹亮歌声很快响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1943年他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在一次文艺联欢晚会上,周扬将他介绍给毛泽东,毛泽东听出他的湖南口音,问他认识贺果吗,他回答说是他三哥,毛泽东高兴地说你的《游击队歌》写得好,鼓舞人心,你为人民做了好事。这是后话。

  当时贺绿汀在街上巧遇三哥贺果,兄弟俩非常高兴。不久,他们一起租住在巨泼来斯路(今安福路)62弄15号。姜瑞芝租住在三楼,她也是湖南人,也是来上海报考音专的,贺绿汀就为她补习和声和钢琴,慢慢建立了感情,成为了终生不渝的革命伴侣。一天,他从外面回家,见门口站着形迹可疑的人,原来是三哥刚被国民党特务抓走。他心急如焚,经打听三哥被关押在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就奔走营救,但最后三哥还是被判了六个月徒刑。

  贺氏兄弟对这次突然被捕,心中始终存有疑问。于是,贺老要求我替他去档案局查询三十年代有关档案资料。档案难查,直到1999年他老人家驾鹤西游,我都未能完成他所嘱托我的仼务……

  高式熊先生是书法篆刻大家,明请读本栏。

  十日谈

  他们未曾远去

  责编:刘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民间收藏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可以腌咸鸭蛋了
现代社会的“古代人”
篆刻
花不尽
春雨
墨尔本小景(水彩画)
贺绿汀托我查档案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贺绿汀托我查档案 2019-04-10 2 2019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