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护士主要为女性群体,面对危险,总体应对能力较弱,外出过程中会面对各种状况,若遇医患纠纷,很难一时处理。
“保障护士安全既需要平台加强细则的制订和执行,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介入,建议为注册护士购买人身保险。”
——有专家表示。
“‘互联网+护理服务’这个构想,在实际推行的时候,如果没有长护险来介入的话,很难让人去做。很多‘大健康’的(移动医疗项目),都没法做了。”
——某网约平台项目经理说。
“用户有需求,不能因噎废食。除了技术、运营等方面要跟进,还建议将医院外的医疗风险纳入国家医疗风险一体化管理。”
——某网约平台CEO希望长期护理险加速推进,让更多有需要的老人能够享受到网约居家护理,他也期待更多有经验的护士加入网约护理平台。针对“两个安全”的问题,很多平台用了人脸识别、安全围栏、手机App定位追踪系统等技术手段。此外,商业保险也被引入“互联网+护理服务”中。
“不是所有医疗护理服务都可以到患者家里开展,要探索能够开展的服务项目和范围。有一些风险比较高的,必须要到专业机构处理。”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
“‘要让网约护士’服务健康发展,还需要在试点中,对标《方案》配套解决相关政策、法律和技术问题。”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巡视员马伟杭表示。
“互联网+护理服务”需要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同时,医疗服务专业性强,网约护理的发展应该更谨慎。
在试点阶段,尤其应该在安全监管、服务项目等多方面进行探索,拧紧两个“安全阀”,推动网约护理服务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业内人士认为。
本栏编辑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