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理念 开拓新境界
回望来时路,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也在发展中积累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走势中,准确判断我国发展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开启历史性变革。
突破思维定式,告别路径依赖,跨越转型关口,中国在新理念引领下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破除无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经历凤凰涅槃的变革中国;
新技术不断涌现,新产业厚积薄发,新业态方兴未艾,这是充满蓬勃生气的活力中国;
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牢牢守住生态红线,推动绿色发展,这是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做好自己的事情,一路前行,这是走向伟大复兴的奋进中国。
积聚新动能 点燃新引擎
今日之中国,以自身实践充分证明:在爬坡过坎中实现关键一跃,必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竞争新优势。新动能何在?新优势何来?
用好深化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持续激发新动能——
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微观杠杆率下降,企业成本降低、效益改善,改革之“深”提升发展之“质”;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70万户,日均1.84万户,改革之“进”夯实发展之“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压舱石”更加沉稳有力,夏粮丰收在望,改革之“准”促进发展之“稳”。
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有效培育新动能——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级创新平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国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出一系列支持鼓励创新的重磅举措,“第一动力”愈发强劲。
2018年,我国受理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9%和33.3%,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6.2%和17.7%。
补齐民生这块短板,不断催生新动能——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推进养老服务、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意见。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既是改善民生的举措,也蕴藏着巨大商机。
当今中国,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底线正在不断兜牢;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4万人,民生之本得以稳固;收入提高、负担减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凝聚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塑造新格局 赢得新机遇
长三角地区7个城市宣布地铁扫码便捷出行实现互联互通,省际断头路正在一一打通,沪苏浙皖一市三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正式开通上线……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又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按下“快进键”。
知天下者,善谋大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
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拓展发展新空间——
今日之中国,城乡区域空间不断拓展,结构持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纵横联动中渐趋形成。
在北方,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北京去年新经济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1%;雄安新区正式启动征迁安置工作,京雄城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一减一增,满盘皆活。
在南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渐入佳境。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桥通车,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新的增长极蓄势待发。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新机遇——
总部位于美国亚特兰大的全球铝材生产巨头诺贝丽斯5月23日在上海宣布,增资1.8亿美元的江苏常州工厂二期项目有望于今年底建成投产。今年1至4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039家;实际使用外资3052.4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来自美国的投资同比增长24.3%。
今日之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倡导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赢得越来越广泛的国际认同。
(据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