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会现场,记者专访了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首席产业规划师顾长石,他透露道,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后,临港新片区还将出台相关的产业细则,不但服务好临港的现有高新企业,也吸引更多全球顶尖技术和人才汇聚临港,形成核心技术和产业高地。
昨天,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揭榜赛道正式启动,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开幕式现场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影像辅助诊断、视觉图像身份识别、智能传感器等4条测试赛道。“其中,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赛道‘花落’临港新片区。”顾长石介绍。
而今天举行的无人驾驶高峰论坛也是看点多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将发布最新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测评成果。北京理工大学、临港科技城公司和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将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无人车、无人船及无人机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同时,两大重磅产品将在论坛期间全球首发:一是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卡Q-truck量产车;二是光伏+电动重卡+储能+无人驾驶的样车。
4.7公里开放道路,让无人驾驶汽车在真实道路环境中测试行驶;1平方公里滴水湖水域,让无人船破浪而行;直径6公里、高200米低空空域,让无人机翱翔蓝天……在临港,无人驾驶产业并非局限在陆地,“海陆空”都将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空间。
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支持下,飞机制造商奥科赛公司已经向有关部门申请到了以临港奉贤园区和滴水湖西岛为中心,直径6公里、高200米的临时飞行空域。如今,环绕滴水湖的环湖一路、二路并驾齐驱,围合出临港主城区,未来,这条路将成为无人驾驶的全开放测试道路。根据规划,陆上“无人驾驶示范区”包含2个封闭测试区、2个开放示范测试区和多条开放测试道路。顾长石说,两个封闭测试和体验区位于临港科技城园区和洋山码头,而开放场景测试示范区则将整个临港主城区纳入其中。
“未来,临港新片区除了进一步开放一些应用场景外,还将在无人出租车,中运量运输中巴,还有城市的一些小作业车方面,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快速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 顾长石透露,有关部门还将加快制定相关标准,并争取在临港新片区实现相关政策法规的新突破。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