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剧院六十大庆 老中青七代同堂~~~
沪剧院六十大庆 老中青七代同堂~~~
沪剧院六十大庆 老中青七代同堂~~~
沪剧院六十大庆 老中青七代同堂~~~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剧院六十大庆 老中青七代同堂
名家名角台上连轴转
黄牛手中票价翻几番
王剑虹
■ 茅善玉(中)与向佩玲(左)和邢月莉(右)一起演唱“燕燕做媒”祖忠人 摄
  本报讯(记者  王剑虹)上海沪剧院成立60周年跨年庆典演出系列昨晚在逸夫舞台举行了最后一场演出。汇聚了沪剧院老中青七代人的豪华阵容加上多位其它剧种的名家名角跨剧种加盟,吸引了众多戏迷,重演了几天前“申曲恋·舞台梦”沪剧专场上演时的情形——场内观众掌声如雷,场外黄牛票价翻番。据逸夫舞台工作人员介绍,昨晚两张150元的戏票炒到了1000元。场内开场铃声早已响过,场外“黄牛”却依然不肯降价,记者在剧场外听到两位阿姨向“黄牛”抱怨:“演出都开场了,侬哪能还要七八百块啦。”

  此次上海沪剧院院庆系列演出场内、场外不断升温,出现了沪剧演出难得一见的盛况。昨晚的“上海的声音·60年回眸——文艺名家演忆专场”以上海沪剧院成立60周年来的创作历程为线索,用不同的样式集中展示了《罗汉钱》《星星之火》《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雷雨》等一批沪剧院的创作精品。演出的开场以影视画面结合舞台表演的方式重现了上海解放、在一片锣鼓声中上海沪剧院的前身人民沪剧团成立的历史画面,结束则由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演唱了沪剧院新创大戏《敦煌女儿》中一段“守望理想”。整台演出数代演员同台,场面十分热闹。

  在“喜迎新生”的序曲过后,当年在沪剧《罗汉钱》赴京演出和电影《罗汉钱》拍摄中分别扮演“燕燕”的向佩玲和邢月莉两位老演员走上舞台,与主持人叶惠贤、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共同回忆往事,向佩玲、邢月莉还和茅善玉一起演唱了红遍大江南北的紫竹调“燕燕做媒”。之后《星星之火》《红灯记》《被唾弃的人》等都以前辈原版主演出场亮相、优秀青年演员演唱的模式呈现。《姐妹俩》《雷雨》《日出》《今日梦圆》等沪剧院历年创作的经典则由汪华忠、陈瑜、王明达、程臻、朱俭、钱莹、王森等老中青三代演员分别演绎。

  昨晚演出的一大亮点是兄弟剧种名家名角的加盟。京剧名家、在京剧《沙家浜》中扮演刁德一的马长礼当年曾向在沪剧《芦荡火种》中扮演刁德一的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讨教过的,昨天84岁的马长礼也特意赶到演出现场,回忆了当年与邵滨孙交往的故事。“越剧王子”赵志刚、越剧王派名旦王志萍昨天分别演唱了“为你打开一扇窗”和“金丝鸟”两个著名沪剧唱段,这也是王志萍在沪剧舞台上的“处女秀”。从沪剧演员转业的著名笑星舒悦昨天也回娘家来,反串一段《阿必大回娘家》“雌老虎独叹”加入大量滑稽成分,笑倒现场观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市场之窗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线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名家名角台上连轴转 黄牛手中票价翻几番
上海新春京剧晚会名角和节目单确定
“昆三班”第一次单独挑梁
加多宝伴你嗨回家第二季火爆 助力春节产品热销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名家名角台上连轴转
黄牛手中票价翻几番
2014-01-07 2 2014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