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伴着零星小雪,故宫迎来了正式全天闭馆的第一天。不同于往日游人如织的喧嚣场景,昨天的紫禁城内分外空旷安静,唯有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对古建筑和文物展品进行系统保养。
每周一全天闭馆
从2014年起,故宫正式实行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和暑期除外)。尽管上世纪80年代以前,故宫也曾在周一全天闭馆,但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故宫早已变成全年365天连轴转,此次也是30多年来故宫首次实行周一全天闭馆。
单霁翔介绍,故宫实行红墙内封闭式安保,每天傍晚清场之后,观众和工作人员都要离宫,如有人员滞留,监控就会发出警报。因此,大部分开放区的维护保养仅能依靠早晨开馆前观众还未到场的半小时来进行,时间非常有限。但多年来连续开放,故宫内很多建筑、展厅不能及时、充分地维护保养,积累了很多问题。
“闭馆一天,为什么?为的是使开放区的古建筑、文物展品得以‘喘息’。”单霁翔说,俗话说“歇人不歇马”,但是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说应该是“歇马不歇人”:“闭馆一天,能够让文物专家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保护对象进行保养呵护;让开放部门、保卫部门员工及时对开放区域的设施设备进行检修整理;也让观众获得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优质的参观环境。”
“金銮殿”系统除尘
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是故宫内客流量最大的景点之一,昨天它也迎来了十年来首次系统保养。记者在殿前看到,工作人员用专用铲子悉心刮走地砖上参观者嚼完口香糖后留下的“痕迹”。殿内,专业文保科技人员先用软毛刷和吸尘器去除金漆雕龙宝座表面浮尘,然后用棉签去除角落尘土,让“龙椅”恢复金灿灿的原貌。单霁翔介绍,看护大殿的工作人员不能碰触殿内文物,清洁保养只能由专业文保科技人员来操作,以确保文物不受损伤。
太和殿地面“金砖”保养更复杂:擦拭不能直接用水,需使用浸过煤油的墩布,且墩布每两周上一次煤油,要等油全部“吃”进墩布才能使用,否则会留有痕迹。以往只能利用开馆前的短暂时间进行清洁,难以达到预期保养效果,现在利用周一闭馆时间可以彻底保养。
单霁翔表示,太和殿原状陈列的文物相对较少,后面的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里的东西多,并且经常有栖息小鸟所留下的鸟粪,工作量就更大了:“从中轴线开始,东西路宫殿依次都要保养修整;以往虽然也会定期保养,但是周期很长,像这样一系列的大型保养,近十年内都没机会做过。”
珍宝馆将定期改陈
位于东部的珍宝馆平日也是人群熙攘,因照顾观众参观,部分大型设备如室内灯光、展柜玻璃、恒湿机等不能从容高效地进行更换和维护。昨天记者现场考察时,工作人员正趁闭馆时间更换“大禹治水”玉雕展柜的照明灯具。对于珍宝馆内的展柜设施,单霁翔坦言已相当落后,“玻璃不仅反光而且不耐脏,今后将会陆续更换成不反光的玻璃,让观众在观赏文物时更舒心便利。”
单霁翔还透露,在2015年故宫90周年院庆之前,展陈一直较为固定的珍宝馆有望实现2004年以来首次改陈:“因为有机质文物如书画、纺织品等不适宜长期陈列,以前大多都没拿出来。以后我们将视文物材质而定,每个季度或是每半年进行展品更换,让观众能够看到更多的文物精品。”
此外,故宫展陈一线员工昨日参加了“平安故宫”工程安全培训,强化文保意识与管理能力;钟表馆检票房的彩钢房也于昨日进行拆除,使古建筑环境更为协调;故宫消防中队还在以往川流不息的箭亭广场上开展了消防实际操作演练。
驻京记者 陶禹舟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