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门立法”看重执行力
姚丽萍
孙绍波 画
  姚丽萍

  放开“单独二孩”,真的会造成“生育堆积”吗?地铁逃票,到底要不要在“征信记录”上记一笔?

  面对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立法问题,何去何从,立法者究竟凭什么拿定主意呢?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年,上海五年立法规划已进入第4年,2013-2017年上海五年立法规划中,45件法规草案渐次进入审议程序。观察“十二五”期间的社会领域立法,不难看出:“开门立法”,看重的是法规的执行力。

  前一阵子,有位在地铁车厢里吃鸡爪的女乘客,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众人愤慨,因为此人藐视公德,更有悖地方法规对乘客权利的明确限定——《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已授权地铁管理方在“乘客守则”中明示不得车厢饮食。

  而在“车厢饮食”之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立法问题是:逃票。

  2013年,在《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立法听证会上,市民李金泉是听证陈述人之一,他主张将地铁逃票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其实,几位听证陈述人都认为,故意逃票该罚;但怎么罚,却有分歧。一种声音是,逃票并非因为票价高,在国内地铁票价最低的城市,逃票也达日均1万人次。逃票本身跟经济实力无关,而是个人诚信问题,是道德养成问题。社会治理要靠制度创新,加大违法成本,在5倍或10倍的票价处罚之外,将逃票纳入征信系统才是最有力的惩罚措施。

  另一种声音是,在将逃票者纳入征信系统之前,不妨区分情节,若及时补票、认真检讨,可否先不纳入征信系统;一旦纳入“征信系统”,市民也可以查询,若有异议要有申请复议的渠道。

  2013年9月,“轨道交通立法听证报告”在上海人大公众网上公示,这也是整个听证程序的最后一环——回应听证陈述人。报告显示,逃票将被纳入信用信息系统,加收5倍至10倍票款的规定是恰当的,无需加大幅度。

  2014年1月1日,轨交条例实施。此后,所有的听证陈述人看到的一个变化是:地铁里,逃票的越来越少了。

  今年,“全面两孩”放开;前年,“单独两孩”却是立法热点。老龄化和少子化,让民间呼吁多年的“单独两孩”进入了地方立法视野,2014年2月,《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备受关注的生育政策面临调整。如何让这种调整好用、管用,又“风险可控”?

  立法调研显示,如果“单独两孩”政策实施,可能面临的一种风险是:受生育政策调整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单独夫妻在3-5年内可能集中生育第二个孩子,形成“生育堆积”,对医疗、教育、生育保险等公共服务带来压力。而立法前的风险评估则表明,职能部门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生育堆积”。

  2014年3月1日,修订后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单独两孩”进入法定规范——有了一个孩子,要不要再生一个,众多“单独家庭”有了法定的选择权。

  同理,在国家大法放开“两孩”后,申城计生条例如何适时修订,立法前的风险评估,一样少不了。

  申城“开门立法”,在风险评估、立法听证之外,立法专家顾问库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则是去年底产生的一项新制度——一旦立法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则将广泛听取社会团体、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将民意更好纳入立法决策。

  立法决策,不止要听专家意见,也要听民间声音,让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地方立法中得以充分实现,这是市人大常委会筹建“立法专家库”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初衷。

  其实,2013-2017年上海五年立法规划就已经尝试借助“外脑”参与立法。上海法治研究会,是一个社会组织。2013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委托社会组织参与5年立法规划建议项目初步筛选,上海市法治研究会收到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转来的立法项目建议共246条,其中社会公众提出88条,政府部门提出115条,其他单位提出43条。市法治研究会对246条项目初步筛选“合并同类项”,形成了174条立法项目建议;之后再筛选合并最后形成60条立法建议项目。什么样的立法项目是公众需要和急需的?市法治研究会的评估表明,关注度达到100分以上的是:养老保障、食品安全、个人信息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物业管理、拆违等领域的立法。

  在立法者看来,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制定5年立法规划,是“开门立法”的一次尝试——在立法项目起草阶段,就专门引入社会组织参与,让立法成为普法过程,让规则的制定过程成为公众有序参与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实践过程,法规的执行力,也因此更有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生态上海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6版: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开门立法”看重执行力
声音·八方
下狠手出硬招 遏制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二维码扫描
新民晚报新民眼A03“开门立法”看重执行力 2016-01-20 2 2016年0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