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在上个赛季,他们还一度被认为铁定降级——有140天排在英超倒数第一,好不容易才在最后时刻完成胜利大逃亡。仅仅数月时间,莱斯特城却摇身一变成为了英超冠军,这样在足球赛场不可思议的超级冷门冠军,放眼整个世界足坛实属罕见,因此也被外界称为“体育史上的大奇迹”。
谁能想到,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真的上演,而且是在号称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英超联赛。
没有巨额投入、没有大牌球星,莱斯特城的成功,能给金元热中的中国足球带来哪些启示?
合适为宜
如果与穆里尼奥、瓜迪奥拉甚至里皮相比,拉涅利可能算不上什么名帅,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战绩。但就是他,带领一支平民球队完成超级逆袭。可见,选对一个教练对一支球队有多重要。
莱斯特城是拉涅利执教的第15支球队,他曾经被叫做“补锅匠”,换过16份工作,拿过欧洲超级杯、国王杯、意大利杯,也曾获得意乙冠军、法乙冠军,但顶级联赛冠军的滋味,他还是首次品尝到。当他带领莱斯特城夺得冠军之后,被很多人封为莱斯特“教父”。这个64岁的老人漂泊了43年,最终得到正名。
莱斯特城完美逆袭,主帅拉涅利功不可没。拉涅利没有对球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而是将意大利足球的技术风格巧妙地融入其中,简单实用的打法屡试不爽。他力推“放弃控球、专注反击”的实用主义战术,与朴实无华的莱斯特城高度契合。虽然在数字上,莱斯特城没有漂亮的传球成功率和控球率,但其惊人的进攻效率和高速的反击令人耳目一新。
拉涅利出色的战术工作,激发出了瓦尔迪和马赫雷斯这些不为人知的球员的能力,现在他们一个是顶级射手,一个则是队中的明星,所有大俱乐部现在都希望能得到他们。
可以说,如今的中超也有不少大牌教练。只是,当俱乐部在挑选主帅时,到底是该考虑名气,还是说适合球队?莱斯特城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实惠就好
赛季初,如果有人告诉你,莱斯特城会拿到英超冠军,那你一定会觉得他疯了。然而,从“40分,保级就是我们的目标”到英超封王,莱斯特城俱乐部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英超乱世中,有人将黑马莱斯特城的成功归功于幸运,而狐狸军团“攻城略地”一黑到底,凭借稳固的防守、积极的拼抢、犀利的反击和协同的配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如果问莱斯特城如何霸占积分榜第一,很多业内人士都会给出相似的答案——强悍的防守反击战术。拉涅利的球队在整个赛季都在坚持这样的战术,这成为他们以弱胜强的法宝。
防守反击的基础是防守,如果防不住,那么这个战术就失去了意义。而莱斯特城的防守可以说是球队防守,人人有责。在比赛中,一旦莱斯特城在前场丢失球权,他们的第一道防线,很快便会由己方前锋筑成。
“执行力”是莱斯特城本赛季夺冠的关键词。这不仅来自球队内部的团结,更得益于“狐狸城”战术的一致性——事实上,他们有且只有一套战术:抓紧机会率先取得进球,继而整体阵线后移,全力阻击对手进攻。趁对手频频压上之际,中后场一个长传找到前场的瓦尔迪或者马赫雷斯,反击得手。
这种类同于“长传冲吊”的老式打法,竟然在本赛季的英超频频奏效。莱斯特城是英超中打入领先第一球最多的队伍;没有球队的控球率比莱斯特低,但同时也没有球队赢球的次数超过他们。总结起来,莱斯特城的法宝即是:抢开局、少丢球、坚决打防反。
试问如今的中超,风格鲜明的球队,有多少?
凝聚更强
在如今这个球员场上表现直接与工资挂钩的年代,那些平均工资高于蓝狐球员工资四五倍的球队都在联赛中败下阵来。这,便是蓝狐夺冠背后励志的故事。
西班牙《马卡报》曾做过这样一个统计:莱斯特城俱乐部用不到4400万英镑买了18个球员,这个价格仅相当于半个贝尔(8000万英镑)。他们感慨:史上最便宜的一个英超冠军诞生了。
莱斯特城本赛季的首发11人平均年龄是28岁,你甚至可以扳着指头数完这11人之前所获得的冠军数量:冈崎慎司2011年代表日本拿过亚洲杯的冠军、罗伯特·胡特在十年前以替补的身份在切尔西两夺英超冠军、乌罗阿在2007年作为替补获得过阿根廷春季联赛冠军,仅此而已。
球队的头号射手瓦尔迪在2012年时还效力于英格兰低级别联赛,甚至白天都要去工厂打工,晚上才有时间参加球队训练;
中场核心、今年英超的MVP马赫雷斯,曾在苏格兰联赛试训时因受不了冷,直接骑着自行车逃跑到机场;
门将舒梅切尔,一直被嘲笑是虎父犬子,是他爹生产的次品。
总之,莱斯特城队就一支东拼西凑的球队,聚集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奥地利、牙买加、日本的一批“非主流”球员。但这些被低估的球员放在一起,却发挥出了无尽的能量,创造了一个奇迹。
马赫雷斯和瓦尔迪凭借其抢眼表现登上了各豪门的观察榜,聚光灯下的他们熠熠闪光。而其他球员则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支球队更像一个家庭,更衣室里也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就是一个强大团队的能量。莱斯特城夺冠,说明足球是一个整体运动,不靠球星和个人能力,靠整体依然能够取得成功。
并不是说,一支球队堆积多少球星就一定会强大,有时候甚至还会起反作用。一个团结、富有激情和战斗力的整体,才最可怕。不知道看完莱斯特城的传奇,中超的那些平民球队,会不会燃起一丝雄心壮志?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