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队在补时阶段进了两个球,两战两胜第一个提前出线,这场比赛扣人心弦,一直吊着人的胃口。
东道主有22脚射门、66%的控球率,但进球确实很晚。看完这场比赛,从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我的体会是,教练员在临场指挥上能否及时迅速地自我纠正、自我否定,也是一支球队能否更快成熟的关键。
从德尚今天安排的首发阵容看,把博格巴和格列兹曼两大主力打替补,动作是很大的,但效果并不怎么好。上半时结束以后,德尚马上把马夏尔换下,后来又换上格列兹曼,这是很关键的改变。
看球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过程,看大牌教练怎么带、怎么调整。在学习的基础上,再结合中国人的身体、技术,综合特点,最后领悟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符合足球发展规律的东西。
从小组赛12场比赛来看,只进了22个球,平均每场两球都不到,但小组赛第一轮对每支球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都是作为一种试探。从今天第二轮开始,明显打得很开放、很有针对性,速度、对抗和变化上比第一轮更多更快,三场比赛进了7个球就是一个证明。
我们注意到,第一轮的22个进球中有9个球是75分钟到90分钟再加上伤停补时阶段进的,这与75分钟以后球员体力下降、精神不集中有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进攻一方在最后时刻拿出的决心和意志力,也是造成最后时刻进球多的原因。所以这也提醒我们球员,不到终场哨响,更不能有半点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