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类似的场景,已经不止一次遇上。揭幕战上,就有十几名中国球迷“组团”来看球。两年前,哪怕在遥远而又交通不便的巴西世界杯,也在很多赛场见过不少中国面孔。
还记得2010年我去南非采访世界杯,有一天在新闻中心遇到一位华裔工作人员,心中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但如今,哪个大赛上没有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本届欧锦赛,圣丹尼斯的新闻中心就至少有三个。下地铁前,前面站着两个东方面孔的女孩,我既没问、也没打招呼,她们直接用普通话说:“我下车了,你坐吧!”顿时,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这还是在国外吗?
仅仅在七八年前,一说“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全是什么纪念章、钥匙链、包、吉祥物……现在可就大不一样了,不管距离多远,总能看到中国企业的影子。
从南非世界杯起,太阳能企业“英利”成为世界杯上第一个中国产品广告商,世界杯赛场上第一次出现了中文广告。2014年巴西世界杯,一些外国产品则以中英文名字交替出现。而本届欧锦赛最吸引眼球的,是青岛海信电视,球场显示屏上反复出现的中英文广告,也开创了欧锦赛56年历史上的第一次。
还有比海信电视更大的中国元素——中国人的关注。虽然获得欧足联正式采访证件的记者,仍然只有寥寥十几个人,但QQ直播、微信直播、企鹅直播……各种网络直播软件,已经开始大显神通,看的人还真不少。
关注力是影响力,也是生产力。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而且,关注很可能仅仅是改变的开始。比如,本届欧锦赛有不少场次是放在当地时间下午3时开打,即北京时间晚上9时的黄金时间,其实并不符合惯例。我倒是在大胆设想,这是不是为了特意照顾数量庞大的中国球迷呢?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