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是唐史上一位重要而特殊的人物。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经历了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他一生都有一个逍遥世外的“神仙”梦,却总不能忘怀于忧国忧民。他真正“从政”,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或为谋士,或任宰相。唐朝在安史之乱中得以转危为安,在安史之乱后得以渐趋稳定,李泌是有特殊贡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几上几下,由“经世神仙”而“造命宰相”,极富传奇意味。此篇,则讲讲他曾经是怎样的一个神童。
公元728年,唐玄宗找了一些人到宫中谈佛、道与孔子之学。这些人中,有个叫员俶的,当时还仅仅是一位9岁的少年。员俶的祖父叫员半千,在朝中做过官,很有学问。员俶辞锋甚锐,跟人家辩论,谁都辩不过他。玄宗很欣赏员俶的才能,说员半千的孙子,当然不同凡响。他又问员俶,所认识的小孩子中,有没有跟他一样的人物。员俶就说,他的表弟李泌很了不得。玄宗听了,立马派人召李泌进宫。
李泌那一年,虚七岁。他到宫中时,李隆基正与宰相张说在下棋。见李泌来了,李隆基就让张说考考他。张说让李泌以“方圆动静”为题作赋。李泌要张说先示范一下。张说就说:“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但是,他告诉李泌,这“方圆动静”,都不得写实,只许写虚。李泌踱着步子,想了一会儿,便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玄宗听了大吃一惊,大赞李泌精神器量非凡,当即给予奖赏,并叮嘱李家要好好地培养李泌。
宰相张九龄,对李泌尤为器重,也极喜欢他,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张九龄有两个下属,一个叫严浚,一个叫萧诚。严浚对萧诚印象很坏,认为他这个人很谄媚,提醒张九龄不要接近他。一天,张九龄自言自语地说,严浚这个人“苦劲”,而萧诚“软美”。“苦劲”就是率直而难相处,“软美”则是顺从而好相处。李泌听了很不以为然,对张九龄说:“您以布衣而为宰相,都是直道而行的,怎么就喜欢‘软美’之人呢!”张九龄被一个小孩子这样当头棒喝,顿时醒悟,连忙承认错误,从此称李泌为“小友”。即从这样一件小事上,也可以看出李泌从小就是个直率而具有正直品格的人。
李泌长大后非常博学,对道家的长生术尤感兴趣,更向往道家的神仙境界。玄宗则一直记得还有他这么一位神童,曾召他入宫讲《老子》,还要给他官做,李泌却无论如何不肯接受。玄宗只得让他以待诏翰林的身份,到东宫陪伴太子。从那时起,李泌就与皇太子李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不是他的随从,而是他的布衣朋友,李亨则称李泌为“先生”。
玄宗晚年依恋杨贵妃,重用杨贵妃同高祖的堂兄杨国忠。李泌因写诗讽刺杨国忠等人,被赶出京城,安置于蕲春郡。在那里,李泌遁迹于名山,隐然自适。至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入蜀,李亨在灵武即皇帝位,才召李泌去灵武相见。李亨要李泌当宰相,李泌坚决不从,要求李亨以朋友之道待他,说这样比宰相还要显贵,也成全了自己不做官的愿望。李亨听他这么说,只好不再勉强。从此,李泌开始了他“经世神仙”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