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来了机器人“同事”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由美国直觉外科(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研制的一款高级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此后获得美国FDA批准,被用于腹腔镜微创手术。之所以取名达芬奇机器人,是因为研发制造者认为,达·芬奇于1495年设计了仿人型机械,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的发明者。但其实,达芬奇并不是我们一贯认为的智能机器人,严格来说,它只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是医生做手术的辅助设备。
达芬奇机器人第一次被大众所熟知,源于两年前的一段缝制葡萄皮的视频。视频中,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先是用自己的机械手撕开了一颗葡萄的皮,然后又精准完好地将葡萄皮缝合。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之一,它由1个操纵台、4条机械臂、一套3D内镜监视系统组成,打破了过去开放式手术的禁忌,使医生将微创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的、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沈周俊教授介绍,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孙颖浩院士的带领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我国泌尿外科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共有60台达芬奇机器人,其中上海有10台,机器人所做的3万多台手术中,近半是泌尿外科患者。在沈周俊主任看来,“达芬奇”是泌尿外科医生最好的“助手”。
精准切除又保留功能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钟山向记者演示了如何操作达芬奇机器人。穿透、切割、电烧、打结、缝合……有了“达芬奇”的协助,只要安坐在操作台前,动动双手,像操控游戏手柄一样,就可以完成过去一个腹腔镜手术团队的大部分工作。
钟山说,机器人的机械臂就是模拟了医生的手臂和手,并滤除了手部的抖动,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而它的活动范围远大于人手,在狭窄解剖区域也可360度自如运动。相比普通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达芬奇机器人可以提供放大10-20倍的高清三维图像,拥有更好的手术视野。曾有一名肾脏肿瘤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大小在5厘米左右。“按照以前的观念,这种情况肯定要肾切除,但是经过华山医院泌尿外科自创的‘华山评分标准’,从肿瘤位置、大小、与功能神经的距离等标准入手来进行评估,发现该患者符合使用机器人手术的条件,且不必切除肾脏。术中,“达芬奇”精准切除了带肿瘤的上半肾,保留了有功能的下半肾,这对患者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
钟山还告诉记者,达芬奇机器人做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显著的是前列腺癌根治手术,很大程度上避免过去因手术破坏神经而导致的性功能缺失。
微创智能化植入医者心
随着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国内的推广,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杨波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在该校的泌尿机器人手术培训中心学习运用达芬奇做手术。在杨波看来,尽管并非每个外科医生都可以操作达芬奇,但微创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医生的内心,微创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受到达芬奇机器人的启发,杨波还在自己擅长的腹腔镜领域搞起了新发明,并取得了专利,如“可变换图像采集角度的无线腹腔镜”、“后尿道扩张吻合牵引装置”等。
“在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之间,现在几乎没有患者会选择‘开膛’了,但在十多年前,甚至没有太多医生敢选择当时的新技术腹腔镜。”杨波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也是如此,相信今后患者对它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其使用率也将更高。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经适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及儿科等领域。但是,达芬奇机器人也有一定劣势,外科医生缺乏操作的“手感”(即力触觉反馈),只能通过分析视觉信息来判断器械对于组织的作用力及其他的组织特性,但是这个问题会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多、经验的累积而慢慢得到改善。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