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作品似乎并不如行业这般蓬勃。
根基还是一首好歌
百度音乐总经理王磊说:“现在就以数字音乐平台而言,一年很多亿版权费都给了唱片公司。好作品在哪儿?好音乐是一个链条里面最重要的基础,如果根基没了,其他一切都是空的。”王磊阐释说,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是互联网的出现摧毁了唱片业,正版化的今天,互联网从破坏者身份转换为拯救者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传统唱片与在线音乐寻求合作。“如今每年在线音乐平台都会向唱片公司支付大量的版权费用,这笔费用非常可观,对于拥有既有音乐资源的传统唱片巨头来说,即使不去生产新的内容,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甚至有几分痛惜地指出,现在值得思考的是,唱片公司如今生产的内容是否与高额的版权费用相匹配。不管是对公司还是平台还是整个音乐产业来说,真正的根基还是一首好歌。“有了好的内容才有可能产生持续的价值。”
音乐需要精耕细作
“我们虽然近几年跑得比较快,但是我们一直在拒绝很多东西。”摩登天空创始人沈黎晖说自己是保守型的,无论是风靡一时的彩铃还是如今资本滚滚而来的播放平台都没有叫他动心,“我们到今天干了20年,也不怕再干20年。我想说的是好的音乐是非常重要的,而你的审美的选择也特别重要。虽然现在没有赚到大钱,但是音乐是需要精耕细作的事情。”他的好朋友、老伙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臧彦彬回忆说:“2005年的时候,我见到沈黎晖,他在北京一个小场所演出,我说你真不容易,没有资金,没人支持你去做,但是他磨到十年以后他做大了。”从事音乐行业超过31年的臧彦彬分析说:“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我在投资的成本上怎么估算,怎么预估,怎么测算成本,但是对文化的理念和概念没有深入核心。其实音乐产业的投资是需要磨的,需要时间积累的。”
个性决定最终作品
“最后一个是音乐人的个性是第一位的。”独立音乐厂牌众乐纪创始人陈鸿宇在分享独立音乐人的成长之道时不无感慨地说,现在的90后甚至00后的音乐人,天生带互联网思维,像身体器官一样,这在80末和90的这些音乐人身上体现不出,会有时代交错感给他们带来的矛盾。“但这个不能怪时代,可以学习去理解接受。我觉得在这互联网工具的基础上,还是要把自己真正的个性提炼展示出来,千万不要去包装。”他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分析说:“这时候大家喜欢音乐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你的精神、人格还有你的魄力、魅力也会成为音乐的整体部分,这个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独立音乐人。”在演讲的最后,这个年轻人说很想分享自己的一个观点,“希望独立音乐人或者即将成为独立音乐人的人听到,我觉得其实大环境就像一个浪潮,成名真的不必趁早。人在浪潮里面分不清自己和浪潮的关系,有可能被浪潮卷走,有可能被拍在岸上,有可能被卷到深海里。”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