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重视掌握好新考点
杨艳 (延安中学教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科目考试说明》已出台。与2016年对比,不难发现,今年增设了不少新考点。比如:用文字解释图表以及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由于高三第一学期关于新考点的习题比较少,所以近阶段可以加强相关练习。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复习而言,越是临近高考,越是不能轻视教材。尤其是关于实词、文言语法知识的考查。熟练掌握教材经典篇目的重要实词和句式,是文言文复习的基础。高三学子切勿被无边题海迷住了双眼,在最后的复习时刻,以为基础知识已经不重要,反而将精力全都放在难题、怪题上,这样只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既不要认为自己的成绩已成定局,无法补救;也不能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超强度地学习。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节奏。比如作文复习,要保证一周一篇的写作量,可以写新题目,也可以修改或重写练过的题目。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质的提升一定是建立在量的积累上。成套的模拟卷一周也要保证至少做一套,而且最好在周末模拟高考时间来完成。这样匀速前进,高考时才能信心满满。
【数学】
侧重提升数学思想
李勤 (格致中学教师)
在高三下学期的数学复习中,一是要认真研究一下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这些题都是精心编排的,非常经典,要深刻理解其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二是查漏补缺,要关注平时有所忽略的概念,例如: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的投影、统计中的一些概念和公式、点到直线的有向距离等;三是对于一些在理解上有些模糊的概念,要做好辨析,特别是概念、公式、法则的形成过程。
同学们要注意表达的规范性。在书写解题过程时,数学符号的使用要准确,推理要有逻辑性,不要跳步,要有规范意识。这些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养成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提高运算的准确性也相当重要。对运算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后面的运算要用到前面的结论时,运算的准确性就更重要了。很多时候,错误的产生并不是简单的粗心造成的,尽可能找到错误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下阶段的复习应该更多涉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而方法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一定是在课后对课堂内容做进一步的研究时得到的,所以要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后,多思多想,不能止步于课堂。
此外,还要提醒同学们适量练习。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面,所以,一定不能用刷题的方式来代替思考。
【英语】
梳理缺漏辨清语境
陆萍 (文来高中教师)
英语口试在高考总分150分中占10分,同学们可以特别侧重几个难点题型反复训练,它们是快速应答、看图说话和回答开放性问题。听力训练需要保持一定的频度,平时保持每周三套左右,但在考前最后三周时,最好保持每天一套的强度。
上海英语高考改革后的语法题型,有效降低了难度,避免了怪题偏题。同学们常见的问题往往出现在时态填空、非谓语动词、状语从句等。整理出自己的语法错题,对症下药,事半功倍。
梳理好词汇漏缺。同学们可以利用常见的词汇辅助背诵资料进行最后一轮的背诵巩固,结合词汇、完型填空及中译英里的错题,总结自己疏漏的单词和词组,尤其注意词汇题中出现的一词多意和一词多词性的考法,确保掌握高频词汇的所有重点用法。
此外,阅读新题的强化训练也是重点。其实这类题型也有它的解题策略。细读理解文章标题及首段文字,确保顺利进入语境,然后辨析所有六个选项句的侧重点,最后在选填文章句子时需琢磨好空格的前后文,这样才能成功把握住文章的内容及逻辑线索。
本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王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