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管住岸上的根
“河道黑臭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岸上污染源不治理,水环境问题无法彻底解决!”白廷辉说,水治理的最难点、最重点是控源截污,包括“五违四必”、截污纳管和污水管网改造、直排工业企业整治、市政雨水泵站放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船舶污染治理等。涉及住建、环保、水务、农委、交通等多个部门,协调面广,协调量大。目前,已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各区确保“水岸联动”。
百姓满意才是达标
河道治理如何算是达标了?白廷辉表示,评价标准不仅要通过水质监测看河道是否消除黑臭,还要通过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来衡量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否提高。市水务局将在中小河道整治前后,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
问责让河长动真格
白廷辉说,2017年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河长制,各级党政领导有了新的头衔“河长”,负责辖区内推行河长制工作,并对所负责河道承担管理和保护责任。河长履职尽责,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通过考核和问责压实责任,制定考核问责办法,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挂钩;二是通过加强过程监督压实责任,制定督察制度,对河长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任务情况进行督察;三是公布河长名单,明确辖区的总河长和各条河道的河长,公布河长办监督电话,通过公众监督压实责任。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