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12月31日,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为10255个,较2015年增长近4倍。目前,共158家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具备培训资质,较2015年增长近2倍。”
——3月9日,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发布《2016年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
“如果报了很难批下来,或审批时间过长,还不如直接飞,反正到现在也没听说谁因为飞无人机被追究过责任。”
——一名微型无人机使用者说,“黑飞”是目前微型无人机的常态。
“就是谈谈价格,卖方没有问干嘛用,也没说过哪些地方不能飞。”
——一名无人机爱好者透露,在网上选购时,得到的信息主要是产品性能和价格,对管理规定很少涉及。
“机场航班起降密度大,一旦遇到无人机,飞机基本没有避让空间;另外航空器以高速进近降落,此时飞行高度较低,如果发生无人机危险靠近航班飞机,或者发生无人机与飞机碰撞,后果不堪设想。”
——昆明长水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月以来,就有5起无人机闯入昆明机场净空保护区事件。杭州、汕头等多地机场同样出现过无人机闯入机场净空区的情况。
“人员要有航空器驾驶执照;航空器要有适航证书,但国家尚无专门法律规定无人机适航,因此这一条暂时可以豁免。但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规定,所有飞行都需要向飞行管制部门申报计划。”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无人机管理办公室主任柯玉宝认为,对无人机的管理确实存在一定漏洞,但更重要的是宣传力度不够。
“产业发展太快,管理还没有跟上。大家刚开始接触汽车时,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也不少,可现在遵守交规已经成为共识。”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无人机乱象,与近两年的爆发式增长不无关系。
“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今年1月,公安部发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对无人机等航空器材作出补充规定。
“无人机在出厂的时候就应该把机场的数据录入,从而保证,凡是飞行禁区无人机是进不去的。”
——据媒体报道,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在研究出台无人机识别码和“电子围栏”的国家标准。
“其实,只要如实申报计划基本上都能航飞,不能的情况也会加以说明。如果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甚至是大众都知道怎样操作无人机才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民用无人机产业将能够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专家表示,根除无人机“黑飞”事件,关键在于国内航空文化的普及。
本栏编辑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