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车不停”现象普遍
“晚上十点多,从石门路威海路往长临路,五十多元的生意,硬是没人愿意做。”日前,家住静安宝山交界处的张季,又一次遭遇了“扬招不停”。“如是客流高峰车辆紧缺也罢了,问题是数不清有多少车亮着绿色‘待运’顶灯从自己身边呼啸而过。”
长时间的等待让她忍无可忍,却又无可奈何。依照相关规定,只有空车遇乘客招手,停车后不载客;空车在营业站内不服从调派;空车待租时拒绝载客;载客营运途中无正当理由中断服务四种情况才算“拒载”。也就是说,类似张季所遇到的扬招不停不算拒载。
“碰到太多次了”,说起“扬招不停”,张季一肚子苦水,因为大多数时候,空车不停现象并非出现在早晚高峰时段,这让她十分费解。张季认为出租车行业是带有服务性质的行业,不能任凭司机喜好而选择性服务。
“流动拒载”原因很多
这种顶着“待运”绿灯却无视路边扬招的行为,在业界被称为“流动拒载”,至于为什么时下“流动拒载”愈发常见,许多乘客将原因归咎于打车软件。乘客认为,因为有了打车软件导致司机“隐形挑客”。“即便有要事不能接客,也可在顶灯上显示‘停运’,最大的可能或许就是驾驶员准备用第三方打车软件接预约叫车的订单。”
“做扬招生意,‘效率’太低。用了打车软件,我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客人。”法兰红出租车公司的张师傅道出了自己的内心话。
张师傅指出,堵车导致空车利用率降低,市民打车困难。堵车让司机行驶效率降低,收入每况愈下。早高峰道路堵,扬招客大多短差,接送积极性就不高。相反软件接单可以预先知道目的地,自己可挑选。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司机“扬招不停”的确带有主观故意性,背后的动机是“挑客”,以提高接单效率,从而提高营收。
强生出租车司机老杜则认为,空车不停不能完全归咎于打车软件。“有的时候真的是没有看到,或者是因为自己的一些私事,司机吃饭、休息肯定也要占一部分。晚上九十点钟,确实有很多司机打算下班休息,此时空车不停也有正当理由。”
另外,在老杜看来,“停车难”也是一大原因。“上海有1200公里的黄线,电子警察又多,有些地方我们即便看到乘客,也不敢停,稍微一停就会面临扣3分,罚200元的处罚。”老杜告诉记者,市民打车也要注意分辨黄线,很多出租车未必能做到随叫随停。
对于空车不停,有业内人士指出,客观上“空车不停”混杂了司机休息、换班等诸多因素,因此,管理部门无法对“空车不停”采取任何措施而加以整治。从长远看,缓解这一现象还得依赖于交通环境的改善、出租车功能定位的调整等一些更深层次的动作。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