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医疗资源的总体配置和利用效率,为崇明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这是双方当年签署区域医疗联合体试点方案时的一个初衷。6年来,以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为核心,联合区域内二级综合性医院、二级专科医院以及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华-崇明医联体”边探索、边推进,努力实现着让百姓大病不出岛的目标。崇明患者的岛内就医率目前已达到95%。
一是技术帮扶提升医疗水平,二是常规开展多项新技术,三是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四是建立专科对口扶持机制,医联体市区医院合作、三级医院“派驻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仅2016年一年,新华医院援崇常驻专家门诊980人次,诊疗6580人次,主刀手术790台次,三、四级手术360台次,教学查房603次,教学讲座316次。2016年共有16名新华专家来崇明技术指导229次。2016年分院派出临床医师到新华进修学习15人次,新华医师下基层到崇明分院定期工作6个月,总计56人次。
目前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已开展了心血管内科射频消融治疗及冠脉介入诊疗,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绿色通道介入诊疗占50%;常规开展的以腔镜为主的微创外科技术,心胸外科实现胸部手术的胸腔镜普及治疗,2016年腔镜手术人次占87.8%。这里建立的肺结节联合门诊、甲状腺结节联合门诊、胃肠肿瘤联合门诊,大大提升了疑难危重患者的诊疗服务能力。肺结节联合门诊接诊病例中确诊肺癌占25.53%,患者及时得到最优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依托全区卫生信息化建设,由医联体牵头的、覆盖崇明全区的检验、影像、心电3个诊断中心业已建成,实现了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整合。为全岛16个社区提供除“三常规”以外的检验诊断服务“检验诊断中心”,设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和市十医院崇明分院(第二人民医院),由专业物流负责检验标本运送至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借助社区的信息平台,通过PACS影像系统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拍摄的X片传输至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经该院的医生阅片后出具诊断报告并传回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则设在新华医院总院,由三级医院专家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内的心电图等进行集中诊断。截至今年2月,三大诊断中心为社区提供放射、检验、心电诊断服务,共计达81.12万人次。
随着崇明区不断完善区域内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如今除了由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作为全区医疗救治及教学科研中心,承担医联体内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工作外,2012年,地处堡镇的市十医院崇明分院完成整体迁建并投入使用,成为崇明东部地区医疗中心;2015年,地处庙镇的岳阳医院崇明分院(第三人民医院)启动整体迁建,成为崇明西部地区医疗中心和全区中医医疗中心,并将逐步转型成为以康复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