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浩:越拍越觉得离电影远
陶禹舟
《疯狂的石头》剧照
《黄金大劫案》剧照
《无人区》剧照
  ◆ 陶禹舟

  宁浩有些不像娱乐圈的人,他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戴大金链子,言谈之中却又颇显文学与哲学素养。神奇的是,两种极端的风格在他身上不仅不显矛盾,反而有种微妙的和谐。

  和宁浩聊天,总是不经意就扯远了去,他会深入讲动物性和人性,也会冷不丁提到佛理和宇宙。谈起拍电影这回事,他却声称自己只是个“挣碗饭吃的职业导演”,而且“越拍越觉得电影好复杂,离它越远。就像爬山一样,好不容易爬上一个山顶,却发现前面还有一大片山。” 

  不论如何,宁浩算是一个成功的商业导演。从《疯狂的石头》开始,他就从未在票房上失手过,《无人区》也不例外。这部拍摄于2009年的旧作,成本仅两千万,上映不到一周就斩获1.4亿票房,被影迷戏称“捂盘成功”的典范。

  1 瞎碰瞎撞的25年

  宁浩没上过高中。当同龄人头悬梁锥刺股冲刺高考时,他在山西电影学校疯玩了四年: “罢考、谈恋爱,基本大学里的事我们都提前干了,非常自由,我觉得那是最好的成长。”

  毕业时,他第一次感到迷茫:“我学的是绘画,但那个时候靠绘画不可能生存。后来分配到山西话剧团,每天打水擦地,唯一和专业沾边的就是抄板报。”1997年,20岁的宁浩怀揣两千块钱来到北京,希望改变“温水煮青蛙”的状态。 

  “先是考美院,拿了六个学校的文考单,结果体检时医生跟我说,你好像是色弱。”这个消息对宁浩打击很大:“我都画了快十年了,然后突然告诉我你画不了画,我觉得这个事情挺荒诞的。”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放弃绘画后,宁浩误打误撞考上了北师大成人教育班,学习影视制作。虽然对制作不感兴趣,他的拍摄作业却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并被告知有做故事片的天分。“我当时也没想做什么故事片,只是把某些绘画的思维带到作业当中。不过突然有希望了,起码得到一些肯定,原来我好像还挺擅长做这些事。”与此同时,因为生存压力,拍MV成了宁浩的一项副业:“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拍四五条。当时一首歌十万,我能挣一两万,一年下来就有几十万块钱,读书的时候,相当可观了。” 

  2001年,在MV界已小有名气的宁浩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这段经历对他来说相当重要:“首先,它给了我两年时间,让我冷静一下,在刚进社会时,不要那么盲目地一头扎进去。”另一方面,宁浩开始坚定要做一个电影导演的想法:“二十五岁之前属于瞎碰瞎撞,但是上完电影学院之后,那个种子就算埋在这儿了。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耳濡目染的东西,周围同学创造的氛围,都进一步地把我推到电影这条路上。”

  2 从文艺转向商业

  《香火》是宁浩执导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故事来源于年少时认识的一个和尚:“他在一个以杀羊为生的村子里弄了个寺院,修好后又和想抢他寺庙的人作斗争。而且他还挺大方,没事买个手机,你喜欢就送你了。”宁浩觉得很有意思:“他在信仰和现实之间摇摆不定,我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写了一个为修佛像最后骗了别人一笔钱的和尚。” 

  2003年初,宁浩拿了四万块钱去山西拍《香火》。整个剧组只有八个人,没有器材,就拿DV拍;没有演员,就找当地人。大年三十开机,拍到正月十五,零下二十几摄氏度,设备都冻坏了。宁浩他们就生一堆火,拍一会拿过去烤烤,烤完拿军大衣裹着接着拍:“第一部戏,就那么个条件,但一帮学生,不觉得苦,都很有热情,觉得好玩。” 

  《香火》荣获当年的东京银座影展最佳影片奖,接下来的《绿草地》不仅入围柏林电影节,还获得国内外多项电影大奖。 

  但相比文艺电影,宁浩更想拍商业片,《疯狂的石头》就是这样一个试验:“那时有人认为中国拍不了小成本商业电影。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小时候看《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拍得紧凑、有悬念,非常好看。只是后来这类片子比较少了,但你不能说我们不会。” 

  很多人不看好《疯狂的石头》,认为这种故事行不通,直到刘德华的“亚洲导演新星计划”找上门来。事实上,《绿草地》之后,宁浩同时遇到三个机会:“一个要我拍跟《香火》一样的题材,一个要我拍点指定的东西。刘德华虽然钱最少,但没有任何要求。我就看中他‘不管’,这是一次机会。” 

  宁浩用刘德华投资的三百万拍了《疯狂的石头》。随之而来的是巨大成功,这部小成本商业喜剧最终斩获了3000万票房,至今仍是中国电影史上低成本、高票房的一个经典案例。

  3 《无人区》的“善与恶”

  宁浩拍了六部电影,每一部都是从一个好玩的想法或设置开始:“《香火》是想一个和尚与妓女同行,会发生什么事;《绿草地》是当我认识到世界不过如此的时候,回头追忆童真;《疯狂的石头》感觉人特别渺小,每个人都是蝼蚁,从这个出发点看世界;《疯狂的赛车》复制了《石头》,玩得很无趣,所以后来不继续做了;《黄金大劫案》则是想弄明白人成长到底应该是什么形式。”宁浩说他拍电影就是去印证这些想法,从戏剧角度来解读的一个过程。 

  到了《无人区》,宁浩想印证人性和动物性,“善是什么?恶是什么?”电影以徐峥的旁白作为开场,讲述了一个关于两只猴子和老虎的寓言故事。宁浩说,这个故事是后来才加的,但一直是他想讲的:“我的出发点是,人类跟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社会属性,但社会性只在人群中才发生作用,远离社会,动物性就开始支持人活下去。” 

  徐峥演的律师本为城市精英,但在茫茫的无人区里,自私自利的动物性暴露无遗;黄渤和多布杰演的悍匪动物性更明显,他们草菅人命,视社会规则如无物。“这是在大城市没法拍的故事。人越少的地方越重视实用主义,因为他更多是与自然界作斗争,什么是能让我活下去的东西?”宁浩说。 

  不过,围绕《无人区》的话题,显然更集中在它“失踪”的那四年。2009年6月,《无人区》杀青,并宣布将于春节公映。但贺岁档临近时,《无人区》却不见踪影,与此同时,网络上开始传出《无人区》送审遇阻的消息。2010年4月,电影审查委员赵葆华发表《青年导演切勿自恋》博文,批驳“活动在《无人区》里的人物,绝大多数是负面人物”,更引发公众对于该片“过审无望”的猜测。

  对这些传闻,宁浩始终闭口不谈,即使接受记者专访,他也未曾正面回应:“拍完一个片子,对我来说就结束了,上不上不是我主要思考的问题。”不过宁浩解释,《无人区》的改动并非坊间传闻那么复杂:“片头加了关于猴子的旁白,删了些暴力镜头,比如黄渤的头被锤子击打的特写,还有就是结尾变光明了。”宁浩说,自己想说的是一个价值观正确的故事,“除了善恶,还有救赎,现在的版本反而节奏更快,主题更明确。”

  4 不以悦目为标准

  在宁浩的电影美学中,“悦目”不是标准。《疯狂的石头》把重庆拍得既脏又乱,《无人区》更是有一种原始、粗粝的质感。事实上,拍《香火》的时候,宁浩就有意确定了影像风格:“不管怎样,反正不能像MV,我一定要跟MV划清界限,有时候甚至有意要难看一点。我学画画的时候,就不喜欢唯美的绘画,喜欢比较有力的,像马蒂斯、夏加尔之类。”有时候画面太唯美,宁浩反而想打破它:“一看到摆出明信片一样的镜头来,我就坐不住,就觉得这个不大对劲。可能也是跟拍太多MV有关,每个镜头都要像明信片,有逆反心理了。” 

  宁浩的电影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小人物,市井流民、城市无产者尤其多:“我觉得好学生很多是现实主义的,但是小流氓、小混混实际上却很浪漫,为了争强斗狠,为了逞英雄才走上那条路。在人格完整性上,他们不见得是低的,而且力量往往非常强大。” 

  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一把是宁浩的风格之一。《无人区》中,他演了一个路人,直勾勾看着问路的徐峥,扭头狠狠地啐一口痰。“这是我的电影,我得做个记号,就像画画一样,画完得签个名、盖个章。”不过他并没想过给自己安排更多的戏:“我是一个作者,不是故事的一部分,还是演一个不承担具体功能的角色比较好。” 

  接下来除了正在拍的《玩命邂逅》,宁浩还准备上马两部科幻片,其中一部计划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搬上大银幕:“这一部一直在谈,不过因为原作是个小短篇,改编需要填充很多东西。”宁浩说选择科幻并非为猎奇:“我从小就对宇宙特别感兴趣,如果当年不学电影,我很可能会学天体物理。” 

  不拍戏时,宁浩喜欢开车到处跑:“没有目的地,在地图上拿飞镖扎到哪就去哪。到当地不好玩的话,再去下一个地方。”宁浩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人生就是一次旅程,唯一的意义就是这个过程,拍电影也一样。”(图IC)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嫦娥三号落月
   第A04版:嫦娥三号落月
   第A05版:嫦娥三号落月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广告
宁浩:越拍越觉得离电影远
本期导读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B01宁浩:越拍越觉得离电影远 2013-12-15 2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