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设立的初衷,是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减轻大医院的‘工作量’。但来社区门诊看病的人并不多。”蔡建国认为,老百姓之所以对社区门诊不“买账”,原因有两个,一是社区医院的硬件系统不够完善,医疗设备和人员的缺乏使社区问诊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另一个原因,是老百姓对社区医院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不管大病小病都要去大医院。这就使得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蔡建国在提案中建议政府加强对社区医疗的规划与投入,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完善社区门诊的硬件设备;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到岗,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社区医疗队伍;同时,对现有的各科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居民在家门口问诊看病的满意度,使居民就近享受医疗服务有最基本的条件保障。
同时,政府还需要配合以积极的宣传,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就医观念,强调社区医疗服务便利、省时、花费少的优点。社区门诊也要为居民提供一系列服务,做到预防、治疗相结合。
蔡建国指出,社区医院处理的都是一般的普通病例,对于大病或疑难杂症,社区医院要及时与上级大医院联系,妥善安排并帮助相关病患转院。因此,还要建立社区门诊与大医院之间畅通的联系机制,这一点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