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魔鬼心理实验室为您揭示——~~~——告诉你完美的礼物是什么样的
魔鬼心理实验室为您揭示——~~~——告诉你完美的礼物是什么样的
魔鬼心理实验室为您揭示——~~~——告诉你完美的礼物是什么样的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魔鬼心理实验室为您揭示——
送礼的深层心理学
——告诉你完美的礼物是什么样的
  揭秘“完美”礼物的三条标准

  研究表明,完美的礼物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礼物很独特,不容易获得。第二,它能让人常常看得见,这样对方看到它就会想到你这个送礼物的人。第三,对方无法把这个礼物转送别人或者卖掉。那么,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完美”的礼物吗?

  张结海刚进办公室,曲玉萍就匆匆地跑了过来: 

  “有个人打我电话,说有急事找你,他人已经到了门口。” 

  “有预约过吗?”“没有。” 

  “不过,听口气似乎是很急,而且他说耽搁不了你几分钟,我就答应他了。” 

  “那就请他进来吧。” 

  来客身材魁梧,看样子40出头,不过头发差不多都白了,竖条纹衬衫外套了一件休闲西装,举手投足给人感觉粗中有细。他一见张结海就掏出名片,上面写着:东方发展贸易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建亮。 

  “冯总有何贵干?”双方让座之后张结海问。 

  “我不多耽搁张博士的时间,我就开门见山。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东方贸易公司今年成立第十周年,我也不谦虚,这十年我们发展还是不错的。我们打算利用年末十周年庆的机会答谢全国的大经销商,想送他们一份特别的礼物。 

  实际上,我们每年都有一次庆祝活动,每年也都送他们礼物,这次我们企划部门问我,冯总,我们都犯愁了,这次我们要买什么礼物才能符合你这次这么高的要求呢? 

  说来也巧,我的秘书在媒体上看到了你们的介绍,说你们能够使用什么心理实验帮我们想办法。 

  以前我们送的也五花八门:高尔夫会员证、境外游、PET全套体检……这次十周年我们想能送一个非常特别的礼物,时间非常急,抱歉我就直接来了,千万拜托您二位用神奇的心理实验帮我出出主意。” 

  说完,冯建亮站了起来,从包里拿出一个大信封,“我知道你们需要科研经费,事成之后我会再付一半。” 

  张结海略微有些不悦,赶忙把钱塞回他的包:“冯总,我们这里是科研机构,回头我们做一个预算,可能比这多,也可能比这少,到时曲老师会发给你。而且,我们通常分三次收费,不是两次。”

  一个周六的下午,冯建亮应约来到张结海的实验室,一进门,他就迫切地问道:“张老师,听说你们已经找到完美礼物的标准了?” 

  是的,“完美”礼物的三条标准依次是: 

  第一,礼物要有高度的独特性,名牌只是独特性的一种,但是独特不等于名牌。 

  第二,礼物适合摆放在眼前,这样接受礼物的人就能常常看见,也就能常常想起你这个送礼的人。 

  第三,礼物无法被转送或者出售。“有新意!不过……”冯建亮停顿了一下,“恕我直言,以我外行来看,应该增加最基本的第一条,礼物必须是对方喜欢的,我们不是一直说送礼要投其所好吗?” 

  “你有打火机吗?我送你一个打火机你要吗?”张结海没有回答他,而是胸有成竹地反问道。 

  “我有一抽屉的打火机,我不需要打火机了。” 

  张结海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打火机,“这个打火机每次打火,火苗里都会出现一个性感美女。你想要吗?” 

  “真的假的?有这样的打火机?”“同样的道理,扫地的扫帚你需要吗?”张结海指着地上的一个纸箱子,“这个装置可以让你不在家时把你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你想要吗? 

  “告诉你吧,这个问题我是想了很久,不是需求不重要,而是独特性可以创造需求。” 

  “张老师,你不是让我们给每个大经销商送一个打火机和一个扫地的机器吧?”冯建亮赶忙问。 

  “当然不是,因为它们不符合‘无法转送或出售’的法则。实际上,我给你的建议是,请人给每个大经销商画一幅油画肖像。” 

  “高!实在是高!”冯建亮猛一拍大腿。

  如何使你的礼物发挥最大作用?

  礼物的独特性是最重要的,独特性可以创造需求,独特性也可以带来炫耀性。 

  宁选鸡头,不选凤尾。花500多块买一件普通的毛衣,不如300多块买一条名牌围巾。 

  你可以先告诉对方你要送他(她)一个礼物,隔一段时间再把礼物给他(她),前提是这个礼物是对方很喜欢的,也就是独特性很高的。比如,你可以先打电话告诉他(她),你要请他(她)在一个高档饭店吃饭,饭店位于中山公园人造湖的湖心亭二楼,由于订位的人太多,排队排到下个月的8日。这样对方有一个月时间期待。 

  如果你计划送出一笔价格不菲的礼物,你可以把它拆成几次送。比如,你想送一个价值2万元左右的礼物给某个人,你可以拆成3个6000左右、或者2个8000以及1个4000左右的礼物密集地送出。这里的心理原理有两个:第一,随着数字的增大,人类越来越不敏感,比如我们很容易感觉100和200的差异,但是很难感觉到10000和10100之间的差异。第二,边际效用递减,你很渴的情况下,第一杯水很解渴,第二杯水比较解渴,第三杯可喝可不喝,第四杯再喝就撑了。也就是随着数字的增加,起的作用越来越小了。

  魔鬼心理实验室主持人

  张结海实验心理学家,在国际、国内权威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个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曲玉萍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讲师,法国政府青年社会学精英学者,CNRS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别样的风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送礼的深层心理学
“冷血”娜娜
广告
新民晚报心理/实验B02送礼的深层心理学 2012-01-18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