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火车站
帮农民工网购车票
今天是上海交大的徐淼和王立宇在温州帮农民工网购火车票的最后一天,从1月10日考完试回家以来,他们发动周围的大学生一起义务帮助当地农民工购票,目前他们已经成功购票近400张。
温州这两天持续降温,阴雨不断,小王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温州火车站广场上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经常一天下来一口水也喝不上,大家冻得直哆嗦,手僵得都没法操作电脑了。但是,多订到一张票,就能帮助一个人顺利回家过年,想到这里,大家一天天地坚持着。
在上海,交大青年志愿者总队和交大公益联盟一起设计了一份《互联网购票流程》,这份网络购票的“攻略”被印制成宣传品在上海南站发放,志愿者们希望通过一目了然的图示,将网络购票的方法教给更多需要的人。
铁路上海虹桥站
“橙马甲”一站一整天
上海理工大学的倪娅琦又站在地铁里睡着了.到虹桥站参加春运志愿者工作以来,她每天早起晚归,下班路上“站着睡觉”成为常态。大二的小倪原本打算在寒假去银行实习,当她看到学校招募春运志愿者时,主动联络银行推迟了实习的时间。这几天,每天早上小倪6时就出门,8时准时穿上橙色的志愿者马甲到达虹桥站南一出口的检票岗位服务,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家住嘉定的徐立晨比小倪更早,每天凌晨4时多就要起床。小徐去年就曾报名成为上理工的春运志愿者,谁知不巧盲肠炎发作入院手术未能如愿,今年他再次积极报名,一定要“完成心愿”。
今年,上海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团队的46名大学生志愿者,1月8日春运第一天就“镇守”在虹桥火车站,耐心地为来往旅客服务。“有一次,一个老人带着3个行李箱、2只大麻袋还有一个手提包,我们二话没说当起了搬运工。”“小班长”颜怡卿说。
铁路上海站
12年的春运志愿者
顾峰、汪濙海和施展翔分别是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院春运志愿者的“老”“中”“青”三代负责人,“电院”的春运志愿者今年已经是第12个年头,志愿者从最初的电院研究生发展到如今全校各个学院的学生加入。不仅如此,“交大春运志愿者”已经小有名气,今年还吸引了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和交大附中的学生一同参加。
“老队长”顾峰当过4年春运志愿者。“现在车站环境好多了,旅客的秩序也好多了。2009年我们来服务时,北广场还是一片泥泞呢。听团委老师说,2005年他们还来当过‘人墙’,后来还帮协管维持交通秩序,或者帮旅客倒水、泡面。”
一届又一届的志愿者,将他们的经验分享,精神传承。电院大二的吕晓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一名旅客向她问路,得到答案立即匆匆离开,连句谢谢都没有。小吕却不委屈,她说志愿者服务本来就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能让旅客的回家旅程开心一点,顺利一点。”
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