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3月2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大后谁就成了谁
吴非
  吴非

  有半年时间了,这件事一直压在我的心头,我只能写出来。哈尔滨的一位校长说起“公开课”见闻。他们一群人在某小学观摩四年级的语文课,课上有一学生回答问题,表述准确,语言生动,教师依例请同学对他的发言作些点评。有个男孩站起来说:“我还是想给他提点建议,如果他发言的声音再大点就好了。”执教老师有些诧异,说:“可是他的发言声音已经很大了呀?”男孩很认真地说:“如果他能再大点声,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领导就能听得更清楚了。”

  这位校长说,他当时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大概只有十岁出头吧),竟然有这样的心思!他的心不在学习上,却一直在想着“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领导”。我听了这个见闻,心里一直很沉重,我不能理解的,是教师为什么不在课上纠正那个男孩的认识,事后会不会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呢?我感到担忧。

  一名小学生,在课堂上只想着“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领导”,他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

  春天,我在某市听了节语文课,感觉那位青年教师上课潇洒自如,有智慧,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以我的经验,公开课上,如果学生旁若无人,敢于阐述个人的观点,那这个教师平时都是“有两下子”的人物。课后问起,朋友说,的确是有故事的。有一回,省里有人要来学校视察,市里忙坏了,事先多次通知作准备;前一天,派个局长来“检查落实”。局长查过校园环境卫生,又查办公室,看到这位年轻的语文教师在看书,桌上也摊着书,有点乱,就说:“快点收拾一下!快点快点!”语文教师抬了一眼,慢条斯理地问:“你跟谁说话呢?”局长说:“我要你快点收拾一下办公桌!”语文教师不疾不徐地说:“我在看书,请不要妨碍我。”说罢,又低头看他的书了。——局长愣住了,下不了台,校长们则急坏了,赶快打圆场;事后再三解释:“是个书呆子!书呆子!”——我和那位老师说过话,他读书多,一点儿也不迂,思维很清晰。我的朋友说,如果不说他“迂”,恐怕会有麻烦呢。我说不见得。

  那个我们不认识的“省领导”未必会到教师办公室去“巡视”(如果他肯去,那倒是好事),即使去了,可能也不会在意某位老师的办公桌有些凌乱;而如果他也是个读书人,说不定会有交流的兴趣;而如果他想知道真实情况,想倾听教师的真话,想看到教师的工作常态,那就更不在意有个老师没站起来鼓掌,而是坐在那里看书,或是厌烦地责备领导们挡住了他的阳光……他坐在那里静静地看他的书,但会有一群前呼后拥的跟班急得什么似的,非要他放下手上的书。

  我记住了那位读书的青年教师,我认为,那才是教师应有的姿态,特别是面对学生。

  可是我也分神了。我又想到那位检查办公室卫生的局长,他和那个说“如果他能再大点声,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领导就能听得更清楚了”的四年级男孩有没有什么关系呢?不可能有直接的关系,两个城市隔了两千多公里呢。可是,为什么我会想到可能有什么联系呢?

  有一首歌是怎样唱的?我记得不太清楚,好像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我是随便说说的,不要往深处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长大后谁就成了谁
“恭而无礼则劳”
欧洲在大修
冬凌茶
好人朱寨
咸阳怀古
十日谈
抽象系列之一(油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长大后谁就成了谁 2012-03-26 2 2012年03月2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