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股市,涨跌节奏相对较快。涨的时候,机会转瞬即逝,反应稍微慢一点,结果就是因为踏空而抓狂;跌的时候风险陡然降临,如果不迅速应对,在一路多杀多的跌势中,损失将是惨不忍睹。
不过就最近的市场情况看,市场起伏的节奏明显变慢了。其中的深层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1)指数波动节奏趋于平稳。随着股市新政的出台,市场呈现了逐步回暖的态势。但从上行的节奏看,基本保持了温和有序的态势。以4月以来的这段行情看,22个交易日指数上涨了200点,日均升幅不到10点。这跟第一季度的那波行情节奏基本是一致的。尽管趋势在不断走好,但上升的节奏相对平稳。
(2)投资者关心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在过去,题材和消息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而现在大家更加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的成长和业绩。消息和题材有时是一天、半天的事情,业绩的波动和变化周期则相对较长。如果按季报来看,至少也是90天才能变脸。题材引发的行情,波动以天计算,业绩酝酿的行情变化至少是一个季度,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以题材和消化为主题的行情,经常一周、两周就完成一个周期,而现在基本是一个季度有一波行情,这正说明投资者关注的主题已经跟过去有所不同。
(3)主流板块的不同,使市场波动周期变慢了。在市场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小盘股成为主流板块。而最近几个月来,主流板块逐渐转向二线蓝筹股。由于活跃个股的盘子大小有很大差别,这直接使大盘波动周期发生了变化。在小盘股唱主角的市场氛围里,指数完成一个起伏周期,相对的时间就短。相反,当活跃个股的流通市值明显增大后,完成一个涨跌周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对大部分人来讲,大家更关心的是市场的涨跌,相对不大关心涨跌的节奏。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节奏可能比涨跌更加重要。面对市场的慢周期波动,投资者在策略上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一,纠正追涨杀跌的习惯。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大容易形成逼空或者多杀多的局面。涨上去没买上,不妨等一等,踏空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但既然不会踏空的话,就没有必要在行情起来的时候匆忙追涨。同样来讲,下跌的时候也是这样。不小心套住了,忍一忍,熬一熬,多数都能得到解放。
第二,跟市场保持一定距离。在快节奏波动的市场里,看盘是一件很累的事。如果市场节奏变慢了,天天盯着看盘就没有必要。尤其要避免的是,看着今天涨的好的股票去寻找规律,找到追涨的理由。慢慢来,不着急,跟市场保持距离,从容进退,这样才能适应慢节奏的市场。 瀚民